廷的財力若是不能兜底,那很可能就要被迫放棄安西,讓安西內部消化風險,朝廷等待下一次發動戰爭奪回來。所以,臣覺得還是要試點,這樣穩妥。”
李世民微微一笑,很滿意承乾的回答,他對承乾的要求,就是守成之君。
“父親,臣覺得打高句麗也不能急于求成。”
李世民笑道:“我是不愿意把這個麻煩留給你,所以想在有生之年弄死高句麗,就算不能完成滅國,那也要傷一傷它的元氣。這樣的話,你登基之后對外的戰爭壓力會小很多。白疊種植,不是一道政令這么簡單,需要有人落實。”
“杜荷!”李承乾毫不猶豫將杜荷推了出去:“杜荷之前就在西州任職,他在那里的第一年,已經開始推廣白疊種植,因為與城陽的婚事,他才被召回長安。”
李世民道:“城陽今年十一歲了,按照我原本的想法,她和高陽在今年,一個嫁入京兆杜氏,一個嫁入清河房氏。不過你非要攔著,一定要兩個妹妹滿十五歲出嫁,這才將婚事耽誤下來。”
“十一歲還是個半大的孩子,實在是太小了。”
李世民道:“太史局那邊的天象之說,暫時攔住了婚事,那就等到兩位公主滿十四之后,在說天象易變,適宜完婚。一年的準備,剛好十五歲嫁人。在這期間,把杜荷送去安西干三年,回來之后準備和城陽的婚事。”
這一波操作有點兒對不起兄弟,但妹妹才十一歲,李承乾思來想去,覺得還是妹妹的身體更重要。
李世民繼續道:“杜荷的威信,還不足以服眾,勝任不了安西都護一職。我打算召回喬師望,遷張亮為安西都護,空出西州刺史的位置。
我跟裴行儉聊過,他的才華做穆穆的啟蒙老師,太屈才了。所以我決定,以裴行儉為西州刺史,上官儀為別駕輔佐,杜荷為伊州刺史,李德謇為別駕輔佐。”
這個安排,李承乾沒有任何問題,李覺的幼兒園老師,能勝任的人實在太多了,沒必要薅裴行儉。
“時候不早了,我要去參加中朝了,穆穆的啟蒙老師,你自己慢慢兒找吧!”
李承乾將皇帝送出去,才回顯德殿,就收到了來自于陳王府的信,李治要來拜見他。
回來之后,李承乾和李治幾乎沒什么交集,準確的說第一世他倆也沒啥交集。
當年他和李泰斗的如火如荼的時候,李治屬于隔岸觀火的那一個,兩位兄長一個都不得罪。
李治就比李象大兩歲,他和李治的年齡代溝太大了。
李承乾給李治回了信,他也想聽一聽,李治會說些什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