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舞蹈,不太像西域的胡舞,像吐蕃的舞。”
大唐與吐蕃有邦交,但雙方的關系,委實算不得好,文化上交流不太頻繁有限,吐蕃的舞在長安十分少見,這還是蘇氏第一次在宴會上看到吐蕃的舞。
“夫君從前見過吐蕃人的舞蹈?”
“有幸見過,吐蕃人善舞。”
現代藏舞和古藏舞有很多不同之處,但文化是具有傳承性和獨特性的,一個民族風采的展現,勢必融入一個民族的內核,只要這個民族能延續下去,沒有在種族和文化層面覆滅,其文化無論怎么發展,總是看出些先輩的影子。
“夫君,妾身也悄悄練過一段時間的舞。”
唐代女子會跳舞,太正常了,很長一段時間,漢民族也是能歌善舞的,舞蹈的本質就是展現身體的曲線美,唐之后文化逐漸固化,當身體作為羞恥的代名詞,舞蹈也就被打上低俗的標簽。
媳婦兒發來邀請,李承乾欣然應下,靠近蘇氏小聲說:“好,那等我閑下來,我彈琵琶,高歌一曲,替夫人伴舞。”
李世民欣賞著歌舞,說話語氣十分輕快:“這是吐蕃的舞蹈,是在國子監的吐蕃人排的。有一個好消息告訴在座各位,吐蕃答應,由祿東贊和貢頓,護送文成公主省親,大概八月能回長安。”
和親公主回母國省親,開天辟地頭一遭。歷史上的和親公主,幾乎沒有回國省親之說,能夠在有生之年回歸故土的都少之又少,眾人臉上不約而同露出喜色。
李世民余光瞥見承乾滿眼溫柔的看著太子妃,心中十分嫌棄,知道你們夫妻感情好,但沒必要到處辣人眼睛。
“承乾,你已經有了四個兒子,什么時候添一位郡主?”
催生……
繁衍是生物的本能,體現在人類身上就是催生。當然,人這種生物要復雜的多,孕育的理由有本能驅使,還有一堆亂七八糟的理由。
李承乾笑道:“謝陛下掛懷,臣在努力。”
李世民道:“朕有十四個兒子,二十一個女兒,你膝下那幾個崽子,連朕的零頭都不到,是要努力了。東宮只一個太子妃,兩個良娣,這可不夠。你母親不在了,不能為你操持,朕做主,再給你納六位良媛。”
(注:這里有一個誤區,我也是剛剛才發現的,側妃封建時期親王、郡王等宗室成員的妾室稱謂,太子的妾室里面,沒有側妃這個稱呼。現在對太子有側妃的認知,主要是來源于影視劇和小說,實際上太子妾室稱側妃是錯誤的,明代有稱太子妾室為次妃。本章之后做個修正,李承乾那倆側妃修正為良娣。具體大家可以專門去查側妃的百度詞條,有很清楚的解釋。)
李承乾直接拒絕,他的精力有限,應付三個已經很費神了,再來六個,想想都覺得心累,起身向皇帝道:“多謝父親掛記,只是……”
“太子小心……”
一舞者在靠近李承乾大約三步的距離,突然拔下簪子向李承乾刺過來,李承乾一個側身,身子一轉完美躲過,刺客失了重心,李承乾離自己遠了,便又向離自己較近的太子妃發起攻擊,豈料才轉頭就被扔過來的憑幾砸的頭暈眼花。
李承乾趁機跨步上前,拉著蘇氏往后退,只在這片刻功夫,他們夫婦已經被參加宴會的官員圍住。
李世民喊了一聲護駕,等到甲士進殿時,刺客已經被尉遲恭制住。
李承乾驚魂未定,心下暗驚,人的第六感果然很準,總覺得壽宴會出問題,果然是出差錯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