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覺似乎不太難接受這個名字,自言自語:“貓就是貓,為何是《兩只老貓》?”
李承乾輕笑,老李家的老祖宗名字里面帶虎,所以唐朝人談虎色變,因為皇帝姓李,吃鯉魚在唐朝也是犯法的。
“這是為父兒時聽到的一首曲子,也可以叫《兩只山貓》。”
原本想《兩只山君》,可后面的歌詞,一只沒有耳朵,一直沒有尾巴,哪哪兒都透著奇怪,被有心人做了文章可不是好玩兒的,還是不要給自己找刺激了。
掛名養病,李承乾和魏征暫時不需要去上朝,師生很有默契的坐一塊兒。
院子里綠意染上枝頭,滿目望去一片生機,魏征抿了口茶水,笑著同承乾:“陛下憂心殿下,怕殿下想不開,臣今日見了殿下,可見陛下憂心是多余的。”
“陛下是萬方之主,自是有操不完的心。”
聽這個語氣,魏征果斷換了個話題:“殿下來自后世,咱們聊聊未來怎么樣?”
李承乾點頭,沒有問題,只要師傅不問自己死期是什么時候,未來沒什么不能聊的。
“師傅想聊什么?”
魏征思索片刻:“未來的朝代,有沒有不和親的?”
“有。”
魏征撫掌笑道:“好,有骨氣,長臉。那一定是一個很繁榮富強,包容萬象的朝代吧?”
宣德之前可以繁榮富強,包容萬象,宣德之后,遭到堡宗禍禍之后另。
“生命力很頑強,花期不長。”
魏征不解:“這個怎么?”
“生命力頑強,指的是它將近三百年的國祚,花期不長是它的強盛曇花一現,十分短暫。”
魏征思索片刻,又問:“太有骨氣了,把國力打沒了?所以強盛曇花一現?”
李承乾搖頭,這個還真不是,明朝的曇花一現,土木堡之后,邊防系統幾乎崩盤,皇帝的權威被大打折扣,完全達不到洪武至宣德時期的盛況。
比較顯著的一個特點,洪武至宣德時期,皇帝有絕對的權威,想辦事兒一句話下去,各部門就動起來了,宣德之后皇帝就要依靠宦官制衡朝廷上那群士紳了。宦官的權力,同皇權很多時候都是反比例函數。
洪武皇帝給整個大明王朝,乃至于后面五百年的政治體制,埋了一個巨大的雷,士紳不納糧。底層想要獲得士紳的身份,典型的像范進,十年寒窗苦讀。可若你手里有錢,那就簡單的多了,直接花錢捐一個官兒,獲得士紳的身份。
二十一世紀中葉前后,影視劇都是洗白地主階級,總而言之一句話,地主都是勤勞肯干,踏實進取才有的家業。真實的歷史,地主階級最喜歡天災人禍,這個時候就是盤剝的最好時機,那些連天阡陌的土地,九成以上就是這么來了。
不得不,血緣是個很奇怪的東西,高中的時候有同學就很自豪,自己的母親是地主出身,爺爺是貧農,然后在那里吹噓地主的好,甚至詆毀偉人。這種人腦子還是不太清楚,若不是偉人解決了土地問題,統一了起跑線,你老爸家徒四的貧農,還想娶地主姐,做什么春秋大夢?
《白毛女》好在是拍的早,要是擱現在,高低得來一個深情男二黃世仁默默守護喜兒。剛愎自用的大春,窮還死要面子的大春誤了喜兒一輩子。
明代的這些地主占領的土地很多,但人家有士紳的身份,不用交稅,大明王朝到后面為啥那么憋屈,手里沒錢,軍隊不滿餉,甚至沒有軍餉。募兵制下,沒有軍餉,吃不飽,穿不暖,軍隊能有戰斗力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