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提出更易服侍,看樣子非我族類啊!”
李承乾思索片刻,應該吸取了元朝的教訓,所以從衣冠下首,社會思想的轉變,最直觀體現就是衣冠文化更易。
“如今是一家了。”
魏征嘆道:“看樣子這個政權穩定之后,廣施仁政,所以感化了漢人?使得漢夷一家了?”
“這個倒不是,表面和平,私下里矛盾還是有的,漢人忘不了他們入關的屠殺,他們也忘不掉曾經統治漢人的榮耀。我上大學的時候,學校里那一堆人總是聚在一起,眼高于頂,極具排外性。不知道后來情況有沒有改善,我當時上學的時候這種有這種情況。”
魏征道:“學府重地尚且這般,在民間只怕更厲害吧?”
李承乾輕輕點頭,肯定了魏征的話,民間的抵觸情緒很厲害,畢竟那幫遺老遺少,時不時在新媒體上作妖。
“這是很危險的事情。”
李承乾道:“怎么?”
魏征放下茶盞,淡淡開口:“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人心中有怨氣,但斗爭不是主體,生存才是主體,且生存不需要斗爭。一旦哪一天,這個相對和平的環境被打破,人心中的怨氣就會不受控制,且生存需要斗爭的時候,情緒的宣泄就會如黃河決堤。
先代王朝的覆滅也是這個道理,人的不滿壓抑到了一種程度,秩序被打破之后,就會以生存為名進行各種報復。殿下,就像你,不太喜歡這個王朝,你我交談,談到的幾乎都只是這個王朝的陰暗,我相信一個王朝能持續下去,不是只有陰暗面,一定有它優秀的一面。”
李承乾沉默片刻,搖搖頭:“這個應該不會,從目前來看,華夏人更加厭惡東邊那只雞。”
“殿下,你是經歷的太多,所以麻木了,對一切都不那么敏銳了,這是很危險的事情。可臣勸你一句,不要輕視人的自相殘殺。就像你之前跟我,文學影視作品的在逐漸淡忘那段歷史,那不是淡忘歷史,那是另一種形式的消弭仇恨,是維護社會秩序的需要。
就好比陛下會任命突厥人為官,會將公主嫁給突厥人,也會對來降的吐谷渾人予以高官厚祿,鮮卑,羌人中有才華的人,也會留用,也接納周邊國家的人來華求學。是陛下忘記了這些異族人在邊疆的作為嗎?真的將他們當做自己人了嗎?
絕對不是,大唐的皇帝納一個突厥妃子,生一個孩子繼承大統。別皇帝愿不愿意,朝廷的大臣都會翻天的。這才是現實,的再明白些,就是把別人的路都堵死了,就容易滋生亡命之徒,所以要留一線生機。這種情況,是建立在一個相對穩定的大環境之下。沒有這個前提,就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李承乾沉默良久,那些不是他能擔心的事情,也不是該他擔心的事情,就算很久之后,真的發生了又能如何?那時他怕早就作古了。
“師傅,您覺得這些門閥大族,將來會不會遭到清算?”
魏征環顧四周,對李承乾道:“那是必然,這些大族很瞧不上的就是庶族出身的將官和士人,終有一日,他們將為這些人毀滅。什么是大族?祖墳一直冒青煙,家譜比城墻都厚。祖墳的青煙能一直穩壓進士及第的榮光嗎?家譜厚的過五經六藝嗎?大族衰是遲早的事情,真要一個永世不衰的家族,只有一家?”
李承乾思索片刻,他已經猜出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