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我可喜歡了。”
李覺當然不能拒絕,李承乾看自家兒子只顧著撿,友情提示:“栗子重,撿的太多提不動,我可幫不了你。”
聞言,李覺趕緊提了提籃子,果然重了許多,又撿了幾顆之后,只能依依不舍的同父親下山。
李世民一早就知道李承乾帶著李覺上山的事情,原本也打算湊個熱鬧,后來一想,還是策馬打獵,更加符合他的喜好。
難受的就是,長安的冷風太過肅殺,玩兒的時候很開心,還沒回來腦袋就開始悶轟轟的疼了,疼的不是很厲害,但令人難受是真。
李覺提著一籃子收貨,帶著一身的汗水,跑到龍帳跟祖父分享喜悅。
“阿翁你看,這是獼猴桃,也是詩經里《檜風·隰有萇楚》里面的萇楚,孫兒和阿耶上山摘來的。”
李世民緩緩睜開眼睛,目光慈愛看著李覺,心道自家孫兒就是好,年紀,還不忘給他帶水果。
“阿翁,你很難受嗎?”
李世民輕輕點頭:“吹了風,有些頭疼,睡了一覺好多了。”
李覺走過去給祖父捶背,道:“打獵就是從山林中獲取某些東西的一種方式,阿翁吹不得風,明日不騎射打獵,上前采集可好?”
李世民享受著孫兒的孝順,心情不出的好,李承乾這個兒子不咋地,但教出來的孫兒還是頗為不錯的。
“穆穆,你知道人為何要狩獵嗎?”
李覺思索片刻,道:“《管子》:漁獵取薪,蒸而為食。孫兒想著,應該和吃有關。”
“你年紀看《管子》?”
李覺道:“我們李家是道祖之后,李家的兒郎要通黃老之學,這個在孫兒入學的時候,褚師傅就教導過了。褚師傅和陸師傅每日教授的功課并不太多,孫兒有多余的時間看書。”
真是個好孩子,李世民再次感慨,又問:“那為何不是學習《道德經》《南華經》?”
李覺道:“孫兒回去問阿耶,阿耶給孫兒挑的《管子》。”
“那你沒問你父親,為何挑《管子》給你讀?”
“沒問,阿翁知道嗎?”
李世民輕笑,黃老之學有很多的典籍,《管子》一書最為契合實際,直達目的,不帶一句空話。
==========
給大家推薦一本書,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管子》這本書。
我現在不咋看書了,但我學到高中,看了不少的書,主要那個時候沒手機等電子產品,冬夏家里頭要么冷,要么熱,我那時是書店的常客,就是蹭空調。
那個時候,年紀,寫作文兒的時候,引經據典一下子,讓閱卷老師耳目一新,讓現在的我來,單純虛榮心作祟。
墨家,法家,道家,陰陽家,元曲,,我能在嘉匯漢唐書城和新華書店找到的書,我基本都看,不咋看唐詩宋詞。
年少的時候,不太喜歡儒家,很多人都差不多,這個很正常,少年經濟不獨立,本身生活處處受限,沒心情看那些要人守規矩的書,那個時候最喜歡道家的書。
現在上班兒了,儒家的書還是很有用的,在處理人情關系上面,不的不承認,封建社會兩千年,儒家長盛不衰,是有道理的。
《管子》這本書,是我看到的書里面,它是比較特殊的一本,從頭到尾就是一種很樸素的邏輯,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筑,主打一個經世致用,十分接地氣。
家里如果有孩兒,可以提前讓他看《管子》,很多人覺得孩兒應該被保護,我很久以前我也這么認為,接觸到比較高層次的家庭之后,我發現,人家的孩兒,很早就開始接觸一些具有現實意義的書,屬于一種潛移默化的思想建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