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東宮之中,李承乾打發走了妻兒,一個人坐在屋子里發呆,一直到侍從傳話李象到了,他這才回過身來,命人將李象請進來。
寢殿只他們父子二人,李象看著憔悴不堪的父親,心中滋味難言:“阿耶,要不讓穆穆陪您去看看中書令?”
“昨日酉正三刻,我從嘉福門上馬,直接沖出長林門,去了鄭國公府,可我看到你師公的第一眼,竟是他緩緩垂下手臂。象兒,我去遲了,沒能見你師公最后一面。”
父親的嗓音有些沙啞,猜想父親昨夜是一宿不眠,眼眶有些泛紅,應該是哭過,但到底在人家的家里,沒得一直哭,鬧得主人家不安生,何況主人家的家里有變故,忙的腳不沾地。
“父親,您要是想哭,孩兒抱著您,您痛痛快快的哭一場。”
十四歲的李象,個子到李承乾肩膀,跟個大人似的,李承乾眼眶一酸,竟是真的抱著李象哭了。
再李覺,一開始勸父親不知道從何勸起,后來父親要安靜一會兒,李覺就順勢退了出去,又聽兄長來了,他便吩咐東宮的侍從,任何人不許靠近顯德殿,不得打擾父兄。
恰在此時,皇祖遣人召見,李覺便跟著甘露殿的宮人,前往皇祖所在。
“皇祖這般憔悴,也是在為師公傷心嗎?”
李世民點點頭,抱著李覺若有所思的開口:“你師公,總一些我不愛聽的話,有的時候我是真的想要殺了他。
可是,每次有這個想法,我都告訴自己,不能上著老子的當,他的話難聽,但的事情都是對的。
你師公的進言,都是以社稷為出發點,為了我大唐的江山。我要是把他給殺了,名不正言不順,我成了昏君,他成了比干,留名青史了。
所以,我就忍著,再難受也忍著,就這么忍了十八年。如今他不在了,沒有他的日子,就感覺心里被人剜了一塊,難受的很。”
李覺的年紀,還無法理解生離死別的情愫,不知如何安慰父親,也不知如何安慰祖父。
“阿耶也很難過,孫兒和阿娘去勸他,他把我們都打發出來了。孫兒來的時候,阿兄去了。我看阿兄沒被趕出來,就吩咐人守好顯德殿,別去打擾阿耶和阿兄。”
李世民道:“你阿耶趕了你和你阿娘出來,讓你阿兄留下,穆穆你不生氣嗎?”
問這話,并非是要挑撥李承乾父子關系,而是明曉李覺的心意,作為過來人,李世民親手殺了自己的兄弟,看過兒子之間的殘殺,不想孫輩之間重復殘殺了。
“孫兒記事以來,就被阿耶帶在身邊,言傳身教。阿耶從未在孫兒面前紅過臉,無論朝政怎樣煩心,回來看到孫兒的時候,都是笑吟吟的,噓寒問暖,連一句重話都沒有。寒來暑往,這樣的日子從未間斷。
阿耶曾經對孫兒,人的情感需要釋放,孫兒的喜怒哀愁都可以告訴他,他會陪著孫兒一起經歷,不會讓孫兒獨自面對這些。
師公病逝,阿耶心里頭難過,孫兒去的時候,他還要強顏歡笑,不愿意讓孫兒被傷痛感染。”
到這里,李覺的淚水啪嗒啪嗒往下掉:“阿耶在盡全力護著孫兒,他在用他的方式,教導孫兒,希望孫兒成材。
同樣是人,孫兒的情感需要宣泄,阿耶也需要,可是孫兒太了,孫兒不夠強大,孫兒已經努力了,卻仍舊無法對阿耶的痛苦感同身受。
阿兄能留在阿耶身邊,明阿兄可以感觸阿耶的痛苦,可以讓阿耶宣泄他的情感。
阿耶是孫兒與阿兄的依靠,阿兄也可以做阿耶的依靠,孫兒不氣阿兄,只盼著快些長大,能夠像阿兄一樣做阿耶的依靠。”
李世民眼眶一熱:“穆穆,你愿意做你阿耶的依靠,可這世間,似乎從來只有父母做兒女的依靠,沒有兒女做父母的依靠。”
李覺擦了眼淚鼻涕,來了一句:“可能是父母強勢了一輩子,拉不
李世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