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征心頭那個氣啊,立刻寫信給吳伸,信里大罵宋平這小子不靠譜。
吳伸回信來,只寫了十二個字——
吾愧對卿,乃吾之過,望卿海涵。
徐征看著這十二個字,心里百般不是滋味,自己倒沒什么,只可惜吳兄這一腔心血,錯付了。
不行,得找那小子問問,好端端的怎么就睡過了頭,腦子是怎么長的?
找一圈,才得知宋平偷偷溜回了開封。
徐征氣得又給吳伸寫了一封信,讓他好好管教這個學生,最好是能把他打得皮開肉綻,長長記性。
吳伸這回的信,寫得洋洋灑灑。
信里詳細說了第二次春闈睡過頭的原因,用四個字總結便是:小人作祟。
又講了宋平的近況,爹娘先后去世,他一邊讀書,一邊守孝。
信的末尾,吳伸感嘆了一句——
小惑易方,大惑易性,此子惜矣。
“爹,這話什么意思?”
她爹愣了愣,心說我能依葫蘆畫瓢說出來,就是天大的了不起。
還問我什么意思?
我哪知道是什么意思?
“小的迷惑、誘惑會改變方向;大的迷惑,誘惑會喪失本性。”
寧方生:“說得直白一些,是一個人的初心是會隨著時間、環境而變化的,也就是人生充滿了變數。”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寧方生身上。
一個看因果病的詭醫,為什么這也都知道,那也知道?
有沒有他不知道的?
寧方生無視眾人目光:“吳伸寫這八個字給徐征,可見宋平這人發生了一些變化,澤中,你接著往下說。”
其實也沒有什么可說的。
徐征收到這封信后,就把宋平這人置之腦后了。
三年后春闈,考生中又有一個來自開封的宋平。
這一回,宋平總算是走進了考場,然而卻榜上無名。
春闈過后,有一天徐征閑來無事,突然想到這個人,就調出了他的試卷。
一看,不僅文章寫得大不如從前,就是字也難看了許多。
徐征看半天,也只能和吳伸一樣,感嘆一句:此子惜矣。
“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寧方生臉上露出一抹惋惜:“宋平的心態發生了巨大變化。”
“不變化才怪呢。”
衛東君忍不住為宋平辯解:“這種事情落到誰身上,誰能受得了?更何況,他后來還父母雙亡了。”
陳器反應極快:“什么事落在宋平身上,快說說?”
衛東君剛要說話,見寧方生朝她看過來,忙改口道:“等我爹先把宋平的事情都說完。”
吳伸給徐征的書信里,宋平是一個謙虛,低調,孝順,且有些敏感、膽小的人。
可第三次春闈失敗后的宋平,就像是換了一個人似的。
他不僅和一幫激進的書生打得火熱,還經常參加一些聚會、集會,變得憤世嫉俗起來。
徐征冷眼旁觀,心說這這小子還真應那句話:泯然眾人矣。
后來有一天,吳伸因病過世的消息傳到徐征耳中。
徐征想著老友一身傲骨,從不肯向任何人低頭折腰,卻因為這小子,連給他寫了兩封跌軟祈求的信,沖動之下,他便去找了宋平。
他想問問宋平,還想不想讀書了,要不要功名了,對得起辛苦培養他的恩師嗎?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