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諸位很快成為大明遺民
“小心!”
乙邦才正要解開紙包,云逍忽然一聲輕喝。
嚇得乙邦才一個哆嗦,險些將紙包丟到地上。
云逍上前將紙包接過來,鄭重其事地放到一旁的石臺上。
眾人見狀,越發好奇。
云逍退到后方,朝著石臺上的紙包,深深一揖。
官員、僧人們見狀,也都紛紛跟著躬身行禮。
云逍示意張國維:“張大人,你來吧!”井底中的這個東西,極為重要。
在歷史上,原本是數年之后,被承天寺里的僧人發現,然后由張國維刊印。
因此云逍才特意讓他來解開謎底。
張國維上前,小心翼翼地打開紙包。
這紙包分為內、外兩層。
外面一層有字,中間寫著‘大宋鐵函經’、‘德祐九年佛生日封’。
旁邊有兩行對聯:
大宋世界無窮無極;
此書出日一切皆吉。
眾人面面相覷。
一本宋朝的古書而已,至于如此鄭重?
故弄玄虛!
張國維撥開紙包外層。就見內包紙上,寫有‘大宋孤臣鄭思肖百拜封’十字。
“竟是宋人鄭思肖遺物!”
在場眾人紛紛發出驚呼。
提到鄭思肖,后世極少有人知道。
那是因為他的著作,被后來的螨清給封禁了。
然而此人在大明,卻是赫赫有名。
鄭思肖,宋末詩人、畫家。
原名鄭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國姓‘趙’的一部分。
“寧可枝頭抱香死,不曾吹落北風中”。
鄭思肖一身浩然氣,千古流芳。
鄭思肖在宋亡后自稱“大宋孤臣”。
其所作詩文,幾乎無一篇不是忠君愛國,以及對“夷狄”表現出極端蔑視和排斥。南宋滅亡后,元朝入主,許多文人紛紛投靠新朝。
趙宋宗親趙孟頫,趙匡胤十一世孫,與鄭思肖書畫齊名,二人交情莫逆。
但是后來趙孟頫投靠元朝,接受蒙元恩賞,加官封爵。
鄭思肖深感不恥,斷然與趙孟頫絕交,永世不相往來。
鄭思肖尤喜畫蘭。
他畫的蘭花非常奇絕,有根卻不見土。
別人追問其為何,他說,故土不復存在,你沒看見嗎?
正是這種氣節,鄭思肖深受大明文人追捧,在明人的心目中,地位與文天祥相當。
沒想到在承天寺的井中,竟然找到三百多年鄭思肖的遺物。張國維屏住呼吸,越發的小心,拆開內層紙包。
里面竟包裹著好幾疊文稿。
張國維用顫抖的手,翻開文稿。
“《心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