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2bncg"><div id="2bncg"></div></input>
    <video id="2bncg"><dfn id="2bncg"></dfn></video>
  • <video id="2bncg"></video>
        1. <source id="2bncg"><menu id="2bncg"><kbd id="2bncg"></kbd></menu></source>

          <b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b>

          <source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source>
          <video id="2bncg"></video>
          筆趣閣 > 其他小說 > 家侄崇禎,打造大明日不落 > 第861章 雜交水稻,成!

          第861章 雜交水稻,成!(1 / 2)

          第861章雜交水稻,成!

          轉眼就到了九月。

          太湖,西山島,明月灣。

          朝陽剛剛升起。

          明月灣的試驗田外,已是人山人海。

          田埂上,荒野中,到處都是人。

          數千軍士將試驗田圍住,刀劍出鞘,箭上弦,如臨大敵。

          不過是一畝地的試驗田,此時卻匯聚著江南,乃至整個大明最頂尖的權勢人物。

          云逍在田邊負手而立。

          他一如既往的風輕云淡。

          只是負在身后緊攥著的雙手,卻是出賣了他內心的緊張。

          劉太妃,懿安皇后,太子朱慈烺。

          李標、畢自嚴、王應熊三位閣臣,以及剛從京城來的首輔溫體仁。

          江南三品以上的官員,幾乎悉數到齊。

          王徵、吳有性、陳實功、宋應星等‘科學家’們,也全都放下了手中的事情,來到試驗田。

          西山島上的所有工廠,今天放假一天,百姓們也停下了一切活計,全都趕到了明月灣。

          人們的神情既是緊張,又是亢奮,全都目不轉睛地盯著試驗田。

          方方正正的一畝試驗田,種的是水稻。

          稻谷已經成熟,稻田像金黃色的毯子,沉甸甸的稻穗隨風搖曳。

          王象晉親自帶著幾十名助手、農夫,正在收割稻子。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是小心翼翼,生怕碰壞了精美的瓷器一般。

          落在地上的稻穗,甚至是落粒,都被他們小心地撿起來。

          那是因為,試驗田中種的,不是尋常水稻。

          而是王象晉嘔心瀝血兩年多的成果。

          沒錯!

          這塊試驗田中種植的,正是雜交水稻。

          在后世,被稱作‘秈型雜交水稻’。

          后世的那位神農,一共花了整整十年時間,才成功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

          然后又突破了繁殖制種這一難關,隨后才逐步推廣全國。

          其實雜交水稻培育過程,說起來并不復雜。

          水稻是自花授粉、雌雄同蕊的作物。

          想要培養人工雜交水稻,首先要找到‘天然雄性不育株’。

          難就難在尋找這種稻株。

          理論上,找到這種稻株的概率是1/5萬—1/3萬。

          光是尋找稻株,王象晉帶著十幾名助手,用了一年的時間,幾乎找遍了整個江南。

          這是雜交水稻育種最關鍵的一步。

          然后是雜交組合實驗,這一步,原本是最為耗時。

          后世袁神農和他的助手,前后花了6年時間,做了3000多個雜交組合試驗。

          由于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鑒,因此走了很多彎路,甚至差點走進了死胡同。

          而這一次,由于某個開掛的道士作弊,王象晉走了捷徑。

          他和他的助手們,僅用了半年時間,就突破了這一難關。

          今天就是收獲的時候。

          也到了見證奇跡的時刻。

          這一刻,萬眾矚目。

          在無數雙眼睛緊盯之下,一畝地的稻谷,終于收割完畢。

          接著王象晉親自帶人,將稻穗上的谷粒,用雙手一粒一粒地脫粒。

          然后將脫粒的稻谷,現場進行稱量。

          所有人全都屏住呼吸,伸長了脖子看著試驗田。

          數萬人的場面,一時竟是鴉雀無聲。

          不多久,結果出來了。

          15610斤。

          由于稻谷中含有水分,再加上稻殼,出米率一般在70%。按照這個比例計算,這塊試驗田的畝產是1090斤。

          (明代一斤594.6克,畝產相當于后世的1300斤)

          此時江南最好的水田,畝產也不超過三石,差不多是460斤。

          試驗田的畝產1090斤,直接翻了一番還有余。

          最新小說: 好兄弟古代托孤!送媳婦坑我? 火影:開局三戰,別怪我開點小掛 帶崽出逃后,渣總每天都追悔莫及 穿進古代后開局一塊田 封妖局 妄為 神話靈塔 我家娘子太體貼 太古蠻帝 被帝國背叛后,我決定輔佐魔王
        2. <input id="2bncg"><div id="2bncg"></div></input>
          <video id="2bncg"><dfn id="2bncg"></dfn></video>
        3. <video id="2bncg"></video>
              1. <source id="2bncg"><menu id="2bncg"><kbd id="2bncg"></kbd></menu></source>

                <b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b>

                <source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source>
                <video id="2bncg"></video>
                最近免费观看高清韩国日本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