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創,此物你可認識?”
傳來味道的,是路邊的一個烤肉小攤。
秦起走過去,指了指小攤販旁邊木碗里,被碾碎的花椒碎,問到。
這種小攤并不是現代那種肉串的烤法。
而是用石板加篝火,慢慢地用火烘的特殊烤法,這種手法,其實就是膾炙人口中的炙。
眼下雖然還是災年,但在川東四城之中并未見什么饑民。
路過的民眾,也偶爾會有人來買上幾塊烤肉嘗嘗鮮。
“川東本地叫麻果,外面叫球果比較多。”
“算是青州川東地區的一種特產。”
“不過因為川東地區很少與外面有貿易往來。”
“此物在外界價格很高。”
“不過,據說在益州部分山區也偶有產出,但因為苦寒天氣,只有沿海部分能種植。”
“因此,品質上,比起此地的也要差得多。”
王創到底是老掌柜了,張口就來。
“若是能弄到此物,可有賺頭?”
秦起笑問。
“有。”
“外界此物至少是十五兩銀子一斤。”
“本地價格應該不會超過五兩。”
“不過,此物難以大量供應,川東地區的這些物資,也基本上被幾個本地大家族包圓。”
“很難買到的。”
既然走不了量,那其他的商行哪怕知道有這個商機存在。
那也不會來賺這份錢。
想來,川東地區很多東西都是這個道理。
一旦幾個大家族全部包場之后,能流入到商行手中的數量減少。
那就沒人會來專門吃這口湯了。
但秦起不一樣。
量大,秦起可以販售。
量小,秦起可以再加工。
只要弄得到,沒有秦起賺不到的錢。
又在街上走了幾圈,秦起有些詫異地發問。
“這川東四城,這么安定的嘛?”
“無論是城門口,還是城內,基本都沒有看到幾個守軍。”
“能看到的,頂多就是零星的幾個衙役。”
一般一個城市,守城衛兵加常駐兵力,有個兩三千是很正常的。
再往上走,就只能是像之前的北庭家那種特殊軍隊,或者赤羽軍那種駐軍。
而把川門城轉悠了一圈,秦起也沒看到城內兵營。
難道都在城外了?
“川東地區,家族文化比較濃厚。”
“除了城兵和府兵之外,各大家族都是能養少量私兵的。”
“數量不多,也就是五十到二百三百不等。”
“實際上城內的所有軍隊拉起來,比起其他的城池也就差的不了。”
王創解釋道。
“嗯,家族文化濃厚。”
“那這些私兵,也只是為了留給各個家族保護自己商路而設立的吧?”
秦起已經大致猜到了。
王創點點頭。
各個地區的制度比較靈活,像川東地區這種私兵其實沒什么。
你明面上不準,人家一樣地會招募護衛。
還不如準了,這樣方便管理。
其實并不是大周在這方面管理得很寬松。
像秦起的鄉軍,這種私兵,都是青州獨有的政策。
大周歷代皇帝都很清楚,自己沒那個實力去摁住益州,還有外面的真遼。
那還不如讓他們自給自足。
只要牢牢將青州的掌控權捏在手上,那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