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開始發現問題的,是天南省巡察組。
當時的天南省省委將這起案件當成貪腐案件來處理,在天南省省委和各個部門的配合之下,派往天南省的巡察組很快就發現,天南省的相關案件當中,最大的那位嫌疑人,通過各種操作貪腐國有資產。
繼續深入調查之后才知道,那人利用職務之便,敗壞了不少當年知名的國產品牌,將其輸送給了海外資本。
在那人身居高位的幾年當中,很多國產品牌最后都經營不善,被海外資本吞并,最后銷聲匿跡。
表面上看上去,這只是因為那些國產品牌的企業內部管理出現了問題,企業發展的模式和經營、銷售等各方面,都比不上海外資本經營的品牌那么先進有效。
所以在普通人看來,這些國有資產品牌,其實都是因為正當的市場競爭中,競爭不過海外資本,最終才會被吞并。
雖然其中很多品牌有口皆碑,但是最后卻落得個徹底銷聲匿跡的下場。
雖然在老百姓口中,很多人都為之惋惜,但卻并沒有人懷疑太多。
然而在天南省省委以及巡察組兩相配合之下,卻查到了天南省省委的那位大人物和海外資本暗中勾結的證據。
事實證明,正是因為這位天南省省委的大人物,暗地里將國有資產攪得一團亂麻,并且利用手中的權利,將這些國有資產低價賤賣了出去,甚至有些是直接輸送給了海外資本,這才導致這些各大企業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品牌折戟沉沙。
甚至連帶著許多企業都因此而倒閉。
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海外資本的品牌能夠占據市場。
按理來說,身為官場中人,在正常情況下,就算不偏幫龍夏自己的國有品牌,也不應該一味的偏幫海外資本才對,這說的嚴重一些,其實已經是坐歪了屁股。
而在擴大了調查規模之后,巡察組駭然發現,這位天南省的大人物在多年之中,已經將手伸進了服裝,食品,飲料,日用品,化妝品等諸多行業,導致數十個品牌破產,直接輸送給海外資本的資產高達過百億之多!
以至于在短短幾年之內,海外資本在不聲不響之間,便大規模的占據了天南省的市場,并且以此為跳板,在國內聲名鵲起。
可以說,因為那個人的操作,當年的很多海外資本是在用龍夏的錢,吞并龍夏的品牌,并侵占龍夏的市場!
甚至在事后,還在以各種手段封鎖龍夏在各方面的技術,直接或間接造成的損失,早已經不止上百億那么簡單!
最關鍵的是,這讓龍夏在很多行業都處于大幅度落后的狀態。
雖然僅僅只是一個天南省,但這樣的情況卻只是一個縮影而已,因為在天南省的巡察組查到這些東西之后,并通報給了其他的巡察組,華中省等其他幾個省份的巡察組有心留意之下,也都查到了一些蛛絲馬跡。
例如在華中省當中,也出現了類似的狀況。
而當時,華中省查到的證據并不明顯,反而顯得有些模糊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