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直接開車來到了潘家園古玩街附近。
先把車停到了一處露天停車場,然后步行來到古玩街。
照例是先在古玩街走馬觀花一般閑逛一會兒。
其目的自然是為了增加一些觸發古玩方面情報的概率。
閑逛途中,即便是看到有專門收石頭的,姜濤也懶得進去。
閑逛到下午3點左右。
姜濤感覺差不多了。
這才熟門熟路的找到了老熟人張博的店里。
“喲!姜哥!快請坐快請坐,我給您倒茶!”
張博看到姜濤后,滿臉帶笑邀請他落座,并殷切地給他端茶倒水,那叫一個客氣。
“張博,我從朋友哪兒又弄到一塊兒石頭,你們這邊收不收?”
姜濤也不跟張博廢話。
直接一伸手就從兜里掏出了那枚長得跟土豆似的壽山田黃石原料。
“石頭?姜哥您涉獵的挺廣呀。”
“但這次您真的觸及到我的知識盲區了。”
“我對石頭方面還真沒啥了解。”
張博看到姜濤隨手從兜里掏出來的壽山田黃石原料后笑著承認自己并不懂行。
這也沒什么不好意思的。
他們店里主營的業務也不包括這些奇石類。
就在姜濤還以為自己要另尋門路的時候,張博又補充說道:
“不過姜哥,我爸懂這個,我打給我爸,給他老人家瞧瞧。”
“行,你打吧,價格合適就在你們家出了,我也懶得再去別人家磨牙了。”
姜濤笑著點頭,對于那位素未謀面的張博他爸,他還是挺佩服的。
別人收古董,恨不得拿顯微鏡看半天,又是碳14檢測什么的,那叫一個小心翼翼,生怕翻車。
張博他爸卻是人來都不用露面。
不管是幾萬的,十幾萬的,甚至是幾百萬的東西。
只需要打視頻看看就敢直接收。
技高人膽大,說的大概就是張博他爸這種人了。
姜濤從和張博的聊天中得知。
他爸也就是在二十多歲跟著他爺爺剛入行不久的時候收貨打過一次眼,賠了十幾萬。
從那以后,張博他爸知恥后勇,努力惡補各種古玩古董方面的知識,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
嘟嘟嘟——
張博電話撥出去十幾秒鐘后接通。
手機屏幕上畫面一閃出現一個穿著軍大衣,戴著一頂大棉帽子正在冰面上釣魚的張龍。
“爸,姜哥今天又帶來一塊兒石頭,您看咱家收不收?”
張博一邊說著,將手機的攝像頭對準姜濤帶來的石頭展示一下。
“喲!竟然是塊兒壽山田黃石帶原皮的原料,個頭也不小,能做個大印。”
張龍看到石頭的瞬間就叫出了他的來歷,涉獵之廣泛,眼光之獨到,不佩服不行。
“兒子你拿強光手電給我打一下,我看看里面什么個情況。”
張博聽到老爸的話后從茶幾上的抽屜里拿出一支強光手電開始給姜濤帶來的那塊兒壽山田黃石原料打光。
“成色還不錯,小姜你也在旁邊聽著呢,我就不跟你兜圈子了。”
“我這邊最多可以給你18萬,你覺得這價格行,我就收了。”
“覺得不合適,你可以再去市場上轉轉。”
“但我估計你也找不到出價更高的了。”
電話那頭,張龍驗證過石頭的品質后,也給出了自己的意向價格。
“18萬……”
姜濤聽完張龍一番話后眼睛微瞇,腦海中cpu飛快旋轉,考慮著自己的得失。
雖然統子哥提供的情報當中說這塊兒壽山田黃石原料最多可以賣到19萬。
但自己一個散戶,又豈是那么容易就能找到那位肯出價19萬的買家?
雖然張博他爸給的價格比統子哥估算的價格低了1萬,但也不是不能接受。
再者說,人家開門營業干這一行的,總得有利可圖才會出手。
“行!都是老相識了,張老板開出這個價格了,我自然給您一個面子。”
姜濤也借坡下驢,笑著答應了張龍的報價。
他一分錢沒花白撿的東西,賣多少就是賺多少,不存在虧錢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