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大江也搖頭道:“老二,不是我們不相信你,實在是你說的話太離譜了,不出一年咱家就能成為整個洪山大隊最富有的人家?這怎么可能啊?”
喬二河胸有成竹的說道:“是不是吹牛皮,等村里把田地分下來了,你們就知道了,到時只要你們愿意聽我的指揮,快速致富那是絕對不成問題的。”
看著自信十足的老二,喬大江想了想,說道:“想要我們聽你的指揮也不是不行,但你總得先告訴我們,你的快速致富方法到底是什么?”
這話一出,黃紅梅這個當母親的和喬三朵、喬四海、喬五湖、喬六朵、喬七潭這幾個當弟弟妹妹的,都把目光集中到了喬二河身上,都想聽聽他有什么致富方法。
喬二河想都不用想,便脫口而出道:“快速致富的方法有很多,首先是種植方面的優化,現在我們生產隊的田都只種一季稻谷和一季小麥,等分了田之后,我們可以加種一季西瓜,這樣收入就可以大大提升了。”
前世,在分田到戶后,張場村一位姓陳的農民便在自己的責任田里創造了這個“麥瓜稻”模式,在嘗試這個種植模式的第一年便迎來了大豐收,其中一季小麥畝平收入高達110元,一季西瓜畝平收入高達480元,一季稻谷畝平收入高達140元。
一年的時間,這種立體種植畝平收入達到了730元,如此可觀的經濟效益,瞬間就在整個岑河地區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岑河鎮志
隨后幾年,無數農民爭相效仿,甚至推陳出新,分別創造了“麥瓜棉”、“麥椒棉”、“菜椒棉”、“麥苞豆稻”等十多種農業優化種植模式,引起了新聞媒體的高度關注,《經濟日報》、《中國農民報》、《湖北日報》、《湖北電視臺》、《湖北廣播電臺》、《荊州日報》、《荊州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單位的記者都來到岑河采訪。
而以岑河農業優化模式為背景的大型紀錄片《平湖之光》在中央電視臺播放之后,更是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到岑河參觀學習的外省市縣單位的領導可以說是絡繹不絕。
這些都是喬二河親眼見證的,自然明白這個種植優化模式的含金量。
等分田到戶后,自家第一時間就搞這種優化種植模式,絕對能狠狠的大賺一筆。
“加種一季西瓜?”
喬大江聞言不由得心中一動,一邊思考一邊問道:“老二,怎么加種一季西瓜,你給我詳細說說。”
喬二河點了點頭,便把前世陳姓農民創造的“麥瓜稻”種植模式一一講出來。
喬大江這幾年在生產隊拿的都是滿工分,絕對是種田方面的一把好手,聽老二說完這個“麥瓜稻”種植模式后,就明白這種種植模式確實是可行的。
“老二,你說的這個種植模式確實有搞頭,那等村里把田分下來了,咱們就試試看。”
……
ps:各位阿表,咱們又見面了,新書還是熟悉的八十年代,不過這次的新手村不寫廣西博白了,換成了湖北荊州,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新書期更新是上午九點一章,晚上七點一章,請大家每天追讀支持,謝謝!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