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守歲到凌晨雞叫才睡,所以整個初一高卿禾和江抱海都在睡覺。
走親戚這項傳統活動,到了初二才開始。
江母要回娘家,年年如此,今年也不能例外。
不過今年江抱海結婚了,還得陪老婆回去。
所幸祁家不遠,就在隔壁村。
不過那個村子還沒通馬路,車子只能開一半,還有二十分鐘路程需要步行。
江母想自己騎車帶江玉去,可雪剛開始融化,路上泥濘不堪,自行車很難騎。
于是江抱海早上先把母親和小妹送到車子再也過不去的路段,又返回接上高卿禾。
兩人鎖好家里門窗,給小黑準備了夠吃兩天的食物,再出發前往上河村。
喬遷那天剛回去過,相隔沒幾天,到家門口時,高卿禾發現院門口居然停了一輛紅色摩托車。
高卿苗穿一件黑色帶毛皮夾克插兜站在門口,故意“咳咳!”重咳兩聲提醒兩人注意。
等高卿禾夫妻倆看過來,把頭發梳成大人模樣的青年難掩得意的問:
“今天天好,一會兒帶你們出去兜兩圈!”
高卿禾無語的抽了抽嘴角,“你們自己去吧,我才不想坐在摩托車上吹冷風。”
江抱海笑笑,小舅子面子得給,讓他帶自己出去轉兩圈。
高卿苗因為姐姐嫌棄而垮下去的臉,瞬間陽光燦爛。
郎舅兩個興致勃勃騎著摩托車出門去。
高卿禾陪著爸媽小妹在屋里一邊烤火一邊接受奶奶的投喂,剩菜剩飯都吃得香噴噴。
村里嫁到外面的姑娘們都帶著姑爺和孩子回來了,時不時就有親戚上門來逛逛。
黃英娘家就是自己家,大家關心的是高崇義和他的家里人。
等串門的人都走了,田老太突然問:“崇義,你爸媽那邊沒來信嗎?”
被點名的高崇義一臉淡然答道:“年前是收到一封,說他們搬到省城了,讓帶上孩子們去過年,我懶得回。”
說起來,高崇義算是運氣比較好的,下鄉前家里找關系安排,沒出省,要回家也比其他跨省的知青容易很多。
當然,就慶縣當時的貧困情況,還不如直接到北邊地廣糧多的地方,起碼能吃飽。
而慶縣到了2010年全縣才全部摘掉貧困帽。
當年下鄉日子艱苦,別人還羨慕高崇義離家近,能得到家里照應。
連高崇義自己都沒想到,自己前腳剛下鄉,后腳全家一聲招呼不打就出國了。
最艱難的那年他從村里開探親介紹信想回家借點糧票,才發現家里人一個人沒有,房子里住的全是不認識的人。
那份絕望,高崇義一輩子忘不了。
他承認自己與親人有隔閡,所以他也不會主動上門去找他們。
“媽,我是上門女婿,我就是你們黃家的人,高家的門我是不會認的。”高崇義笑嘻嘻的說。
田老太無奈的笑笑,又看女兒一眼。
黃英輕輕搖了搖頭,示意母親別提這事了。
正說著,一男一女走進院,手里拿著菜和肉,笑說:
“高老師,我們又來蹭飯了!”
高卿禾看過去,滿眼詫異。
居然是郝華萍和翁治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