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妙真聽到太監的稟報,眉頭微微一皺。
頓時,她的眼中露出了一抹深思,沉吟道:
“皇祖母讓朕過去?可有說是什么事?”
太監低頭恭敬道:
“回陛下,太皇太后并未明言,只說有要事與陛下商議。”
李妙真眼睛微瞇,笑道:
“要事?恐怕是為了晉王和陳昭的事吧。”
柳蘊站在一旁,低聲道:
“陛下,太皇太后此時召見,恐怕是晉王已經在她面前挑撥離間。您若前去,恐怕會陷入被動。”
李妙真淡淡一笑,道:
“無妨。太皇太后雖對晉王有所偏袒,但朕自有分寸。陳昭之事,朕已決斷,任何人都無法動搖。”
她轉身對柳蘊道:“柳蘊,你隨朕一同前去。朕倒要看看,這晉王究竟想玩什么花樣。”
柳蘊躬身應道:“是,陛下。”
慈寧宮內。
在地龍的烘烤之下,整個大殿暖意洋洋。
太皇太后一襲鳳冠霞帔,端坐于主位,神色淡然。
晉王站在一旁,臉上帶著恭敬之色,眼中卻隱隱透著一絲得意。
他已經跟太皇太后談妥了。
李妙真緩步走入殿內,身后跟著柳蘊。
她微微躬身,行禮道:“孫兒參見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抬了抬眼,淡淡道:
“陛下不必多禮,坐吧。”
李妙真微微一笑,坐在一旁的椅子上,目光掃過晉王,淡笑道:
“皇叔祖也在啊,真是巧了。”
晉王連忙躬身行禮,笑道:
“臣參見陛下。臣今日入宮,特來向太皇太后請安。”
李妙真點了點頭,目光轉向太皇太后,問道:
“皇祖母召見孫兒,不知有何吩咐?”
太皇太后用火爐烤了烤手,而后悠然地接過太監遞過來的茶杯,開口道:
“陛下,哀家聽聞陳昭冒名頂替一案,牽動朝野,議論紛紛。
你久拖此案未決,已有一個月了,這是何道理?
哀家還聽說你親自去天牢見他,可有此事?”
李妙真聞言,心中了然。
太皇太后傳召自己,果然是為了這件事。
看來,晉王在太皇太后面前吹了不少的耳邊風。
人,她肯定是保定了!
就算是天王老子,也休想傷陳昭之命。
李妙真微微頷首,道:
“確有此事。陳昭此人頗有才干,朕決定免去他冒名頂替的罪行,并且重用他。”
太皇太后眉頭微皺,不悅地道:
“陛下,此人竟然冒名頂替,觸犯我大周之國法,豈能輕易赦免?
若是赦免,那我大周國法,將置于何地?
縱然,他有些許才干,也不能重用。
此人必須盡快處死,以正國法,以安民心。”
一旁的晉王聞言,眼中掠過一抹精芒,笑著說道:
“太皇太后所言極是,若是縱容此人,那我大周將會國將不國了。”
李妙真聞言,頓感不悅,冷冷地瞪著晉王,道:
“晉王,朕可是聽說你老人家可是牽扯到禁軍走私一案,不知道可有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