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王聽到李妙真的質問,臉色瞬間一白,額頭上滲出一層細密的冷汗。
他連忙躬身行禮,道:
“陛下,老臣糊涂,此事確實是老臣的管家劉全有所為,老臣對此毫不知情啊!”
李妙真搖搖頭,冷笑道:
“晉王,你將此事推到一個管家的身上,未免太不妥當了吧?
劉全有不過是個管家,若無你的授意,他豈敢私自參與禁軍走私之事?”
晉王被李妙真的目光逼得低下頭,一時語塞,不知如何回應,他抬頭看向了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見狀,開口道:
“陛下,晉王已經向哀家解釋清楚了,他確實對此事不知情。
況且,晉王愿意將功補過,陛下何不給他一個機會?”
李妙真聞言,眉頭微挑,目光轉向太皇太后,道:
“哦?晉王愿意將功補過?不知他打算如何將功補過?”
晉王連忙上前一步,躬身道:
“陛下,老臣愿意將北涼王在京城內的眼線和密探名單交出來,以表忠心。
北涼王心懷不軌,暗中在京城安插了許多細作,意圖不軌。
老臣愿為陛下鏟除這些隱患,以贖前罪。”
李妙真聽完,嘴角微微揚起,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道:
“晉王,你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盤。
北涼王的眼線和密探名單,你竟然掌握得如此清楚?
看來,你與北涼王的關系,非同一般啊。”
晉王臉色一變,連忙解釋道:
“陛下明鑒,老臣與北涼王并無勾結。
只是北涼王曾多次派人接觸老臣,試圖拉攏老臣。
老臣為了探明他的陰謀,才假意與他周旋,暗中搜集了他的罪證。”
李妙真星眸一寒,譏笑道:
“哦?原來如此。晉王叔祖真是忠心耿耿,為了朝廷,不惜以身犯險,與北涼王周旋。朕倒是小看你了。”
晉王被李妙真的語氣刺得臉色發青,咬牙道:
“陛下,老臣一片赤誠,天地可鑒。”
太皇太后見狀,輕輕拍了拍扶手,道:
“陛下,晉王既然愿意將功補過,不如就給他一個機會。
北涼王之事,事關朝廷安危,若能借此機會鏟除他的眼線,對朝廷也是一件大功。”
李妙真眸光微斂,沉吟片刻,道:
“既然太皇太后為晉王求情,朕便給他一個機會。
不過,晉王必須將北涼王的眼線和密探名單即刻呈上。
若有半點隱瞞,朕絕不輕饒。”
晉王連忙躬身道:“陛下放心,老臣已經準備好了。”
晉王連忙從袖中掏出一份早已準備好的名單,雙手呈上,道:
“陛下,這便是北涼王在京城內的眼線和密探名單,請陛下過目。”
李妙真接過名單,目光一掃,臉色瞬間變得陰沉。
她越看越怒,眼中寒光閃爍,手中的名單被她捏得微微發皺。
片刻后,她猛地一拍桌案,怒道:
“北涼王好大的膽子!竟敢在朕的眼皮底下安插如此多的細作,真當朕是瞎子不成!”
同時,她的眼神迸發出一道冷冽的光芒看向了晉王。
她很清楚晉王與北涼王勾結不是一天兩天了。
兩人很可能密謀,發動政變,推翻她。
不然,晉王不可能知道這么多眼線和密探的名單。
正因為兩人有很深的利益糾葛,所以晉王才能掌握這份詳細的名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