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畫面一轉,張昭出現在天幕上,他說:
“如降曹,則東吳之百姓,江東六郡,可保平安。”
【赤壁之戰時投降】
【劉備東征時也投降】
【可以說張昭不是在投降,就是在投降的路上】
【但這位帶投大哥,卻是孫策最為倚重的托孤重臣】
天幕話音剛落,孫策、孫權兄弟倆面面相覷。
“大哥,他?托孤重臣?我們東吳沒人了嗎?”
孫權面帶不忿,一想到東吳被叫了千年的江東杰瑞,看張昭怎么都不滿意。
有了這位帶投大哥,江東杰瑞的帽子還怎么摘掉?
孫策一梗,目光掃過鴉雀無聲的群臣。
額……
我們東吳有張昭這樣的保守派,同樣還有周瑜這樣的激進派。
只是保守派過于保守,而激進派過于激進……而已。
當孫策觸及張昭過分冷靜的眼眸時,突然一激靈。
帶投大哥,不,張昭這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見大哥孫策不說話,孫權將目光重新移回天幕。
“外事不決,可問周瑜。”
“內事不決,可問張昭。”
孫權突然靈光乍現。
有沒有可能他聽岔了。
大哥臨死前說的是:外事不決問周瑜,內事絕不問張昭!!!
……
旁白繼續響了起來。
【張昭的一生,總共可分為三個階段】
【階段一:輔佐孫氏,成就霸業】
【張昭年少成名,由于他才華出眾,徐州刺史陶謙舉薦他當朝為官】
【他因拒絕而被監禁入獄,后因趙昱的求情被釋放出獄】
【張昭因為避難而逃往江東,在這里遇到了明主孫策】
【從此之后他平步青云】
【拜為輔軍中郎將】
【在張昭的輔佐下,孫策很快制霸江東】
天幕話音剛落,原本慚愧的張昭眼中閃過一絲驕傲。
那些年,他殫精竭慮,為制霸江東立下了汗馬功勞。
是他愿意投降嗎?
不。
有沒有可能,我早就看透了,吳蜀必敗,早投國泰民安。
而且,退一萬步講。
我乃漢臣。
給誰干活?不是干活。
文臣投降,這能叫投降嗎?
這叫做歸順大漢朝廷。
……
【張昭為平定江東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就當孫策欲逐鹿天下之時,卻遇刺身亡】
【臨終前將弟弟孫權托付給張昭】
天幕畫面再次切回了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的孫策。
他再次說出了那一句:
“外事不決,可問周瑜。”
“內事不決,可問張昭。”
【孫策對張昭極其信任】
【甚至說出了:若仲謀不任事者,君可自取之】
……
三國位面。
諸葛亮瞬間瞪大雙眼,眼底閃過一抹驚訝之色。
“此話,主公托孤時也曾說過。”
諸葛亮望著天幕上君臣和諧的一幕,暗自思忖:
“室內不會藏著刀斧手吧?”
“一旦張昭答應,埋伏的刀斧手必定傾巢而出,取其項上人頭……”
諸葛亮緩緩搖動羽扇,又覺得不大可能。
“我是不是把孫策想的太狹隘了?”
……
【孫策去世后,張昭迅速穩定江東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