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曼村從清朝起多次申請加入華夏】
【加之他們屬于沒有國籍的民族】
【200多年來堅持不懈地申請加入華夏】
【終于在2003年,特批他們加入華夏】
【從此達曼村正式成為大家庭的一員】
彈幕:
“怪不得地圖國界線用虛線。”
“怪不得我們國土面積是約等于。”
“喲,這不是我們的遷碑族嗎?”
……
【關于達曼人,主流說法是其祖先與18世紀末清軍擊退庫爾喀侵略有關】
【相傳當時有部分庫爾喀騎兵滯留在邊境地區】
【后來與華夏邊境居民融合繁衍】
【便是如今的達曼人】
【另外一種說法,說他們是從尼泊爾過來的打鐵部落或者逃荒者】
【在2003年以前,達曼人沒有國籍】
【沒有土地和住房】
【長期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他們主要靠打鐵以及為藏民做雜役零工為生】
【居住在簡陋的帳篷,甚至借住在當地藏民的牛棚羊圈里】
彈幕:
“出門在外,身份都是自已給的。”
“達曼村的村長也是個人才,說干就干。”
……
【現在達曼村的村民拿到了身份證,通電通水通網絡】
【隔壁村一看眼紅的不行,開始有樣學樣】
【偷偷摸摸挪動界碑】
【但每次都被我們的邊防戰士發現,又挪了回去】
【因為達曼村在華夏最艱難的歲月也堅定地想要加入我們】
……
“達曼行?他們可不一定行。”
看完整個視頻,歷朝歷代的古人既荒謬又覺得欣慰。
……
大清位面。
乾隆發出一聲長嘆。
“原來從清朝就開始申請入華夏了。”
“堅持了200多年。”
“這個村子還蠻有毅力的。”
“他們的幸福生活是他們自已爭取來的。”
……
天幕畫面再次發生變化。
很快一個名為【如果不要我,也請回信告知我】的標題出現在天幕上。
看到標題的瞬間,諸葛亮突然心里一酸。
他想起了遵守千年約定的佤族。
想到了那一封泛黃的《卡瓦十七王敬告祖國同胞書》。
“誓斷頭顱,不失守土之責。”
“誓灑熱血,不做英殖之奴。”
諸葛亮嘆息一聲。
“千年過去了,你們還好嗎?”
……
就在這時,旁白緩緩響了起來。
【如果不要我,也請回信告知我】
【這是1953年佤族族長寫給毛爺爺的信】
【也是一封略帶委屈的歸家聯名信】
畫面一轉,一張泛黃的紙張出現在天幕上。
滿屏開始飄起了“巨龍之眼”的彈幕。
旁白繼續響了起來。
【信中寫道:班老歷來是華夏的土地】
【但現在還有外國人駐扎】
【勘測國界時,外國官員曾送東西給我們】
【我們沒有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