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沒想到,竟然有人會對孟川的研究成果質疑。
要知道,這可是得到左思蘭院長和袁庭山院長大力推崇的。
袁庭山甚至都公開“挖人”了。
足以證明孟川的論文征服了這兩位泰斗級人物。
而只要懂經濟的人也都知道。
孟川這篇論文一旦發表,在經濟學領域,孟川可以拿獎拿到手軟。
但是,越是分量重的科研成果。
就越是害怕質疑。
不過,當孟川看到質疑的人是葛威時,孟川也就不意外了。
以他和葛威的矛盾,葛威既然在現場,不提出質疑才有鬼。
而此時的葛威,作為特別來賓坐在第二排,一開口,現場所有攝像機都對準了他。
葛威嘴角掛著一絲冷笑,說:
“首先,我不是質疑他的研究成果,而是質疑他的人品。”
這話一出,兩千多人的會場再次騷動起來。
質疑孟川的人品?
孟川的人品是經過考驗的。
之前在網上孟川一次次證明過自己。
人設堪稱完美。
特別是在學生群體里,很多人都盲目信奉他。
就如同網友調侃的那樣:只有太陽才能黑得了孟川。
所以,葛威這話一出口,學生群體中是最先不滿。
很有人都開始議論起來。
“你們想想,他剛進大學不久,怎么可能取得這么重大的研究成果?”
葛威沉聲拋出一個問題,這問題確實有分量。
現場很多人都安靜了下來。
這世上或許有天才,但天才也不能無師自通吧?
就算孟川進大學后馬上就開始系統學習,也才一個多星期。
科研不是兒戲。
有些科研項目,研究幾十年,甚至一輩子都未必能看到成果。
孟川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就取得如此杰出的成果。
這本身就令人生疑。
何況這還是困擾無數國家和經濟學者半個世紀的經濟學難題。
葛威對眾人的反應很滿意,頓了頓說道:
“大家可能不知道,我中心公司幾年前就成立了專門的經濟學研究機構。”
“上周,我們機構的一個科員就提出國家興衰與制度可能有關的構想。”
“上周一例會上,我還專門撥款支持研究團隊探索,目前已經有初步成果了。”
聽到這兒,大家大概明白葛威的意思了。
他是想說中心公司的研究和孟川研究方向重疊了。
這種事在科學界、學術界并不少見,關鍵看誰先出成果。
然而,葛威卻突然提高音量:
“所以我嚴重懷疑,孟川同學是不是提前剽竊我們的研究方向,進行了抄襲?”
這話一出,全場嘩然。
這可不是簡單的研究方向重疊。
而是涉及抄襲、竊取成果。
要是被證實,那就涉嫌犯罪了。
孟川論文里還說要保護知識產權,促進公平和諧,推動經濟增長與創新。
結果自己卻竊取他人的研究成果,這玩笑可大發了。
眾人紛紛看向孟川,原本贊賞的眼神多了一絲懷疑。
左思蘭教授也面露擔憂之色。
她看著孟川,心里七上八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