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紅雪就這樣挨個認識了姑姥姥彭莉這一家子人。
大家對他們小姐仨都非常照顧,一個勁給他們夾菜,小包子碗里都是雞蛋,臘肉也給她和月月夾不少。
一邊吃飯一邊聊天,問問他們祖孫一家回到白河村,適應不適應,怕不怕冷?
畢竟是從生活了多年的滬市過去大東北吉省啊,溫度可差太多了。
傅紅雪說,挺適應的,大雪紛飛的時候真好看,沒見過這么大的雪呢。
她力氣大,干點農活也沒啥,偶爾還會打個獵,弄著只野雞野兔啥的。
二珍就比傅紅雪小一歲,她一聽打獵,眼睛都亮了,那得多有意思啊!
還問東問西,怎么打野雞,紅雪姐會不會打彈弓?她彈弓打的可準了,這要是碰到野雞可就大展身手嘍……
二珍最后遺憾地嘟噥著,唉,自己咋不是舅爺的孫女呢,她也想去東北,在村里生活,天天上山里玩兒去。
把她爺奶都給氣樂了。
讓你舅爺回去時把這二丫頭帶走吧!
傅紅雪看出來了,家里最作妖的就是二珍,但是她爺奶也最偏疼這個“第二朵金花”,挺有意思。
她發現,這一家人雖然五個孩子,不算少,但是氛圍特別融洽,互相都很友愛。
二珍再嫌棄那個黑瘦的小弟,也把臘肉讓給他吃,奶給她夾了兩塊,她自己都沒吃。
一塊給了小龍,一塊給了小珍。
還有那個魏永誠,對這雙胞胎妹妹大珍更是了,大珍一開口說,哥我渴了想喝溫乎水,那小子就放下筷子,拿起搪瓷缸去兌暖壺里的熱水了。
傅紅雪觀察著這些細節,覺得這家人真好,十分難得,她在這姑姥姥家住下也能舒暢些。
畢竟不是住個一天兩天的事,恐怕要不少天。
要是碰著不好相處的,在人家這住,多別扭啊,她就打算想辦法住別處去。
對這1967年的四九城,她心里也充滿了別樣的好奇心。
穿越一場,看看六十年代的首都是啥樣的氛圍,這個體驗太夢幻,太難得了。
可比前世偶爾看的那些年代劇真實多了,哈哈,有意思。
他們還說到了現在的學校,不能讀書了,孩子們都不去,去了更鬧心,鬧哄哄亂糟糟,批這個斗那個,一言難盡。
二珍和小珍悄悄在家聽爺爺給教知識文化呢,魏老爺子是個有學問的人。
彭莉問紅雪之前念到哪了,傅紅雪說自己上學早,還跳級了,高中已經讀完。
大珍和永誠對表妹一陣佩服,原來他倆也畢業了,算是勉勉強強讀完的。
拿到畢業證,讓爺奶托盡關系,都快花光了家底,給換著兩份工作,現在都上班了。
大珍在王府井百貨商店當售貨員,魏永誠在東城郵局當郵遞員。
傅紅雪一聽,真是跌破眼鏡,好家伙,都是“八大員”啊!
這啥家庭啊,給雙胞胎找工作全是八大員里的鐵飯碗,還是正式工,這花多少錢都值了,還得關系過硬。
魏永誠說,別提了,可辛苦了,騎著自行車,背個郵包,在城市和鄉村之間穿行,送信送報紙的,也挺累。
下班了還得騎車去接這個小姑奶奶魏大珍下班。
他特別想去派出所當民警,可惜沒去上。
傅紅雪說,八大員也挺好,你就知足吧永誠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