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公先是用遠比她丈夫更加優秀的才能和勤勉帶來真金白銀的利益,進而擴充了自己的親信,也取得了克雷伊登家族一部分人的真正支持。然后是很長一段時間的積蓄和密謀。最后當艾瑞蒂婭以克雷伊登公爵名義創建亨佛斯聯盟,和柯維爾王國站在對立面的時候。
“我的孩子,我過去搶了你的爵位,以后我會把王位交給你。”
“要么支持我成就霸業,要么反對我一起毀滅,選吧。”
選?沒得選。
就算柯維爾國王伊斯特拉德相信叛國的是艾瑞蒂婭而不是克雷伊登家族,但其他還留在柯維爾一方的家族是絕對不會放過這個打擊報復機會的,即便這一代有伊斯特拉德作主,但下一代呢?坦克雷德王子可是被艾瑞蒂婭給狠狠的坑了,德·萊斯摩爾女男爵就是聽命于艾瑞蒂婭女大公的。
在這種不得不上“賊船”的情況,克雷伊登家族不出幾個“大義滅親”的家伙,那才是不正常的。
艾瑞蒂婭是個聰明的女人,她沒有急著處置那些反對她的‘族人’,她相信當局勢不同的時候,反對者會成為最堅定的支持者。
隨著亨佛斯聯盟一方的連戰連捷,再加上坦克雷德王子的犯蠢,克雷伊登家族的反對聲很快變小了,過去咒罵女大公的克雷伊登人越來越期待家族更進一步。
但就像艾瑞蒂婭總是對親信說的那句話,“就算你做的再好,也沒辦法讓所有人滿意。”
前文提到過,艾瑞蒂婭和已故的弗雷德福克親王有兩個孩子,長女和次子。
女兒妮娜麗繼承了女大公的美貌和智慧,兒子亞力克斯是個帥小伙,但有著和他父親一樣的惰性。
艾瑞蒂婭其實更愿意把妮娜麗培養成接班人。妮娜麗和亞力克斯都是私生子,并不存在因為弟弟是男性,當姐姐的就必須繼承權排在后面。
但家族顯然不愿意再出一個女大公,所以姐弟倆被私生子合法化的弟弟成為了繼承人,而姐姐連次選都算不上。因為根據艾瑞蒂婭和克雷伊登家族的協議,大公爵位的第二繼承權在弗雷德福克親王弟弟那里。
妮娜麗感到糟透了。明明她才是那個更合適的,她才是那個從小就認真學習的,她才是那個更早與母親達成共識的。但最后會成為大公甚至國王的那個人,卻是她那個整天游手好閑,根本就幫不上正事的蠢弟弟?而她卻只能掛著一個可有可無的公主名頭,等到某個時刻作為外交工具一般嫁出去?
如果是在普通的貴族家庭,妮娜麗也就認了,畢竟貴族的繼承權就是這樣,但是妮娜麗和亞力克斯的情況特殊,她很清楚的記得,當初她的父親弗雷德福克是同意把她私生女合法化的,而她的母親艾瑞蒂婭也對她說過,說妮娜麗會是下一個女大公。
感到不公和欺騙的妮娜麗走上了和她母親類似的道路——“我想要的,我自己去爭”。
“如果不能當亨佛斯的女大公,那就當柯維爾的女大公。”妮娜麗表面上繼續當那個理解母親支持母親的好女兒,背地里與柯維爾一方取得了聯系。
妮娜麗和她母親一樣,是一個天生的陰謀家和表演者。但她畢竟還是太年輕,和她的母親相比。又或者說‘知女莫如母’,艾瑞蒂婭很快就察覺到了女兒的小動作。
“背叛?我更愿意稱之為年輕人的叛逆。”艾瑞蒂婭對待別人的孩子可以毫不猶豫的殺死,但對自己的兒女卻保持著最大限度的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