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楚寧昭隨便尋了個理由,把楚虞見楚陽的事情糊弄過去。
就說楚虞突然想起了一些事情,想要問問楚陽,不是什么要緊事,只是他們姐弟間的一點矛盾。
問完了,吵起來了,楚陽情緒崩潰。
去沈府,也是楚虞有些舊賬,還沒和沈知算清楚,她是去算賬的。
孟尋也在沈府的事情,楚寧昭順便提了一嘴。
皇上不是很在意,使臣來的時候皇上就看出來了,孟尋已經被人拋棄,估計他得老死在黎國。
后面好幾十年呢,他又傷成這樣,惹不出什么麻煩。
皇上已經不想在孟尋身上浪費心思了,沒有價值。
他愿意找誰就找誰吧,都瘸成那樣了,還能到處走動,算他能折騰。
皇上對孟尋的態度是無所謂,對沈知,就有點不滿了。
沈知沒記性,因為和孟尋接觸,才吃了大虧,現在還敢和孟尋接觸。
“這個沈知就隨他去吧,不過你得幫朕盯住沈府,看看有沒有哪位大臣,偷偷去找沈知。”
這倆人對皇上來說,全都沒有意義,皇上在意的是朝中大臣。
楚寧昭說:“一直都有人盯著,一個去的都沒有,沈知和孟尋的勾結,讓很多人不滿,他們不愿意靠近沈知,估計以后也不會,怕給自已找麻煩。”
沈知的名聲爛透了,賣府里桌椅家具的事情,也已經被人知道了。
他們聽說后,對沈知的這種行為表示出了不屑。
皇上賞賜了那么多銀兩,竟還不夠他花的,下一步是不是就要賣沈府了!
眾人都在為沈太師不值,對沈太師有多少敬重,對沈知就有多少厭惡。
沈知憑借著沈太師兒子的這個身份,給自已招來了許多罵聲,沒占到半點便宜。
對此皇上特別滿意,最好他們一直都別接觸。
皇上很害怕沈知和沈太師曾經的門生勾結在一起。
這些人湊到一起,不一定能惹出麻煩來,但肯定會偷偷罵他,指責他當年失德誤判。
皇上不想聽到這樣的指責,只要他們不往一起湊,就永遠都不會有這種話傳出來。
說完這些,楚寧昭又告訴皇上,楚虞還去了永安侯府。
她不提,皇上也知道,提起來了,那就是有事想說。
“朕才剛為他們賜婚,第二天,賀永思就去了思過所,今天楚虞又去永安侯府,他們可還沒成親呢!”皇上煩躁。
他是在嫌那兩位,不懂得避嫌,賜婚之前就有不少風言風語,賜婚后又連續鬧了兩日,像是要將之前的種種傳言坐實。
楚寧昭提議,讓楚虞安心養傷,也就養一個月,一個月后大婚,就不用皇上再操心了。
倆人私下見面也沒什么,就是見面后弄出來的動靜太大了,引人議論。
皇上也是怕了,不想再聽到什么意外。
反正就一個月,而且楚虞要準備的東西也挺多的,她該好好待在府里準備,同時也是養傷。
皇上命人前去傳話,讓楚虞出嫁之前,別再出去亂跑。
不讓她出去,其實是楚寧昭的意思。
楚寧昭不是擔心她出去惹事,招來罵名,楚寧昭是不想讓她和賀永思的婚事,有什么意外。
楚虞現在還糊涂著,沒想明白賀永思已經不能再做將軍。
她相信賀永思,覺得只要上了戰場,賀永思的天賦就能展現出來,到時候不管是誰,都阻擋不了賀永思立下戰功,獲封將軍。
楚寧昭擔心她和賀永思聊的多了,會發現事情不會按照她想的那樣發展。
也擔心她再見到孟尋沈知,這倆人會無意中告訴她真相。
把楚虞關起來,不許她出去,就能防止她見到那三個人。
楚寧昭很想嘆氣,賀永思已經笨到了極點,楚寧昭擔心他說兩句話就會露餡,他笨的竟然還需要楚寧昭想辦法幫他遮掩。
這些事解決完,皇上同她說起了楚星燃,閑聊一樣。
楚寧昭跟著聊兩句,等聊夠了,又去看望皇后。
她想讓胡不言入宮,給皇后調理下身體,這要提前問過皇后的意思,皇后已經同意了。
胡不言連續入宮半個多月,皇后的氣色看起來好了許多。
何良洲等人也已經回到了京城,賀永齊還活著,活得好好的。
論功行賞時,何良洲說這次賀永齊是頭功,最后賀永齊獲封六品校尉。
賀永思聽說以后,又驚又惱,驚訝的是沒想到賀永齊還活著,惱怒的地方在于,這回出征,遠沒有他出征時那般危險。
就算賀永齊立下戰功,也不至于直接被封為六品校尉。
賀永思氣的飯都沒吃,還要聽著府中熱鬧慶賀。
皇上為他和楚虞下旨賜婚時,府里都沒這么熱鬧,他一個駙馬,還比不上那一個校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