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極度厭惡胡人,時常領著他麾下的數十名義從,騎著白馬出門,號為‘白馬義從’,到處找蘇仆延部眾的麻煩。
雖然現在公孫瓚的威名還沒有后來那么大,但在遼東烏桓的內部,已經逐漸有了‘白馬長史’的稱呼。
面對二人一副‘你不出兵我們就回家的’模樣,烏延無奈之下,只得同意起兵。
次日,烏延將自己本部征召來的兩千余人,與蹋頓、蘇仆延合兵一處,共計六千余人,詐稱萬人,浩浩蕩蕩的向漁陽進發。
大軍行至平谷,平谷令早得張新通知,堅壁清野,緊閉城門。
蹋頓等人在鄉里擄掠無獲,又有烏延催促,遂棄了平谷,直奔狐奴。
狐奴令聽聞烏桓人率大軍萬余殺來,嚇得直接棄城逃了。
烏桓大軍遂得入城,縱兵劫掠。
消息傳到張新處,張新派人連夜將左豹召了回來。
“烏延為報子仇,本該直取漁陽。”張新對左豹說道:“然烏桓大軍卻停駐狐奴,就地劫掠,足見其人心不齊。”
“你可率一千精兵,攜十日糧草趁夜出城,伏于丘水北側,十日之內,我定破烏桓大軍!”
“待烏桓潰兵到,你可趁勢掩殺!”
“諾!”左豹領著張新給的一千兵馬,趁夜出城去了。
待左豹走后,張新下令緊閉城門,又派楊毅、李樂于城中日夜巡邏,靜候烏桓大軍到來。
蹋頓等人在狐奴奸淫擄掠了三天,這才在烏延的催促下,戀戀不舍的朝著漁陽進發。
大軍抵達漁陽城下,烏延下令將六千大軍鋪開,制造出一幅壓迫感十足的畫面。
城頭上,張新嚴陣以待。
烏延向一員部將使了個眼色,部將縱馬越過大軍,來到城墻下,大聲喝道:“城上的黃巾聽著!我家大王說了,此番出兵,只為報仇,不為其他!”
“張新小兒擅殺我家王子,只要爾等獻上張新頭顱,我大軍即刻退兵,絕不食言!”
“如若不然,大軍破城,漁陽上下雞犬不留!”
“諸位,正旦將至,你們也不想過不了一個好年吧?”
“嘖,不愧是烏桓大人,還是有水平的。”張新心中暗贊一聲。
先是鋪開陣型,利用人多的優勢給城內以壓迫感。
隨后再用言語來瓦解守軍士氣,表明自己的為了報仇才來的,只要交出張新人頭,大軍即刻退兵。
最后再用屠城威懾,可以說是一環扣著一環。
若是換做別人,或許真的會有屬下因為害怕,而拿了他的首級去換和平。
可惜,黃巾軍和其他的軍隊不一樣,他們是以太平道為紐帶的宗教型軍隊,戰斗力或許不是最強的,但忠誠度絕對是沒問題的。
張新手下的黃巾,都是張寶一手帶出來的,有信仰的太平道信徒。
和后面那些打著黃巾旗號,實際卻和土匪沒什么兩樣的黃巾是兩碼事。
尤其是這段日子里,張新與張寧定親的消息早就傳遍了全軍。
張角的女婿,張寶的傳人,這兩個身份足夠保證黃巾士卒對他的忠誠度,絕不可能出現拿他人頭去投降的情況。
不過,張新也不能任由烏延的部將在這里胡言亂語,他必須做出反擊。
“笑話!”
張新冷笑一聲。
“爾等只不過是假借報仇之名,行寇掠之實罷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