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站在城頭上,大聲喝道:“胡人能殺漢人,漢人便殺不得胡人么!”
“烏延只不過死了一個兒子,便要起兵尋仇?那我張新今日,便在此為死在爾等手上的漢人百姓報仇!”
“正是!”一旁的張牛角大聲附和道:“胡人能殺漢人,漢人便殺不得胡人么!”
“胡人能殺漢人,漢人便殺不得胡人么!”
經過張新這幾日不遺余力的宣傳,黃巾士卒早就對胡人深惡痛絕,此刻數千士卒齊聲大呼,聲浪傳遍漁陽內外。
“報仇!報仇!報仇!”
城中百姓聽到此言,有人驚懼、有人憂慮,但更多的則是激動。
多少年了,終于有一個將軍,愿意為他們抵御胡人了!
尤其是那些原本住在城外,深受胡人之害的百姓,若不是張新嚴令他們不得隨意出門,此刻怕是恨不得要去參軍了。
城內的民心、士氣,在這一刻提升到了頂點。
烏延見恫嚇無用,于是下令攻城。
“蕪湖~,喲吼~!”
一支烏桓騎兵嘴里呼號著奇怪的聲音,朝城下疾馳而來。
待靠近城墻后,這些騎兵紛紛取下馬上的短弓,朝著城上射來。
“盾!”張新面不改色,沉聲喝道。
黃巾士卒舉盾,將烏桓人射來的箭矢擋住。
這段時間嚴進等工匠趕制出許多木盾,這些木盾雖然略顯簡陋,但足以防御烏桓人的骨頭箭矢。
“弓!”
黃巾士卒紛紛反擊,十幾個烏桓人中箭落馬。
這支烏桓人射完,自覺朝城墻兩側散開,隨后又是一支騎兵弛來,繼續朝著城頭上放箭。
張新在城頭上看了一會便不看了。
烏桓人的短弓偏軟,射程也就三五十步,適合在野戰中進行騎射,但在攻城中,根本無法對城墻上的守軍造成有效威脅。
歷史上胡人第一次真正學會攻城,還得等到西晉死媽家八王之亂之后,大批的漢人工匠和士人北逃,將技術與理論帶了過去。
東漢末年的胡人,打打野戰還可以,攻城?確實不行。
現在胡人的攻城手段無非就那么幾種:用騎兵的箭矢殺傷城上的守軍,亦或是伐木造梯,再用木錘沖撞城門。
這種戰法,在城內守軍很少的情況下,或許可以奏效,但城內的守軍一旦超過一千,他們都很難攻的下來。
因為胡人不會造云梯,只能造出那種一推就倒的普通梯子。
至于城門,守城方只需要堵死即可。
因此在回顧西晉之前的歷史時,經常可以看到,數萬胡人圍攻一個只有幾千守軍的城池,好幾個月拿不下來。
就算最后破城,那也是城內的守軍糧草耗盡,被迫突圍,并不是胡人真的攻破了城池。
這里的破城,指的是硬碰硬攻打下來的。
那些因為郡縣長官害怕,開城投降的,或者是里應外合的不算在此列。
張新將城頭上的指揮權交給張牛角,自己則回太守府,下令解除了部分戒嚴,允許城內商鋪開業,百姓可以分批出門,購買過年所需物資。
烏延攻了一陣,見收效甚微,于是下令后退十里安營。
今日黃巾于城下射殺烏桓騎兵四十余人,自身僅陣亡二人、傷十余人。
張新命人好生撫恤死者,救治傷者,又將今日戰報寫成公告于城中張貼,以安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