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丘洪大喜,“那就請牧伯放人吧。”
“放什么人?”
張新像看白癡一樣看著他,隨后對一旁的郡吏說道:“讓個位。”
郡吏連忙起身。
張新坐下,提筆寫了一道政令。
“青州賊亂,人心崩壞,郡縣長吏行事執法,當糾之以猛,震懾不軌!”
“為防有人與賊寇交通,里應外合陷我城池,即日起各郡縣中若有風聞通賊之事,無需證據,可先行收捕,再行查明。”
寫完,張新取下腰間掛著的青州牧大印,‘啪’的一下蓋了上去,令人拿給陶丘洪看。
“現在我懷疑陶丘氏通賊。”
張新大聲喝道:“來人!”
“在!”幾名士卒走了進來。
“陶丘氏通賊,帶人去給我捕了!”
“諾!”
陶丘洪人都傻了。
張新看著他,淡淡說道:“你記住,在青州,我就是王法,我就是法律。”
州牧,有司法權,可以頒布法令。
張新剛才那道政令的意思是,現在青州很亂,郡縣主官要嚴格執法,震懾人心。
如果聽說誰家通賊,可以只憑傳言抓人,不用證據,先抓后審。
這樣一來,就繞開了國法之中,必須要有證據才能抓人的條款。
若是尋常時期,這道法令肯定不會得到通過。
然而現在偏偏是特殊時期。
賊亂之時,我擔心有人通賊,里應外合取我城池,因此謹慎一些,這很合理吧?
既然合理,又沒有別駕等州府要員反對,自然就合法了。
“張新,你這是濫用公權!”
陶丘洪瞬間就急了。
這人怎么不講道理的?
張新沒有理他,而是看向一旁的士卒。
“打。”
“諾。”
士卒揮起鞭子就朝陶丘洪的身上抽去。
方才陶丘洪頤氣指使,看不起他們這些士卒。
此時士卒抽起鞭子來,顯得格外賣力。
“啪!”
“啊!”
陶丘洪慘叫連連。
“張新!自古以來,刑不上士大夫,你這是罔顧國法!”
“好好想一想。”
張新起身走出帳外,回頭一笑,“你早一日想起來,就早一日解脫。”
刺殺之事,無論陶丘氏做沒做,張新都不打算放過他們。
王芬一封信,你就想去推翻我大哥?
我大哥人好,心善,不和你計較,不代表我不和你計較。
很快,在縣吏的指引下,青州兵又將陶丘氏的幾百口人捕了過來。
張新給他們全部安排了一份記憶恢復套餐,重點關照。
這時荀攸帶著人馬,拉著堆積如山的糧草回到營中。
張新得到消息,前來詢問。
“公達,如何?”
“四大家族家中錢糧堆積如山。”
荀攸笑道:“光是第一批查抄出來的,就有二十萬石糧草,六億多錢,余下的還在核算。”
“粗略估計,起碼能得糧五六十萬石,錢十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