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章不好分,4400字一起發。)
董卓在雒陽忙著做新郎時,張新也在平原忙著做新郎。
張寧坐完月子后,便從州府后宅搬了出去,住到張牛角家中,算是把這里當做娘家。
國淵和任嘏的能力很不錯,又有那么多黃巾降卒的民夫可供他們征發。
半年過去,新的州牧府、眾將的宅邸、黃巾舊部以及家眷們的住所等等,已經全部修建好了。
擴建平原之事,基本已經完成了九成九,只剩下最后一點收尾工程。
張寧出府后,張新立即請來荀攸幫忙,讓他做這個媒人。
荀攸聽聞張新要成婚,欣然前往,帶了只大雁作為‘摯’,前往張牛角家中提親。
這是古時成婚的第一步,納采。
《儀禮·士昏禮》有云:昏禮,下達納采,用雁。
張牛角自然收下,表示同意這門親事。
接著,荀攸詢問了女方的姓名和生辰八字,記錄下來,帶到州府來給張新。
這是第二步,問名。
其實也是就做做樣子。
張寧的深淺到底如何,張新了若指掌。
問過名,就該納吉了。
納吉便是測算男女雙方的生辰八字,看看命相合不合適,八字犯不犯沖之類的。
這一步張新決定自己來。
我,張新,太平道地公將軍,張寶的關門弟子,還能不會算八字?
若是請了別人,萬一遇上個頭鐵的,非說八字不合,咋整?
是吧。
張新裝模作樣的掐指一算。
吉!
大吉!
上上大吉!
荀攸如同納采之時一樣,又帶了只大雁去張牛角那報喜。
如此一來,前期工作算是準備好了。
該納征了。
納征,就是聘禮。
張新準備的聘禮,有一些銅錢,一些絹帛和幾只羊。
按照青州目前的物價來算,這些東西的總價值大約在五萬錢左右。
這個價值的聘禮,若是一個普通吏員成婚,倒也合適。
但放在張新身上,就顯得有些寒酸了。
漢朝和宋朝一樣,流行厚嫁、厚娶、厚喪。
比如董卓強娶皇甫規遺孀時,就給了一百車的彩禮,二十匹馬,還讓奴婢用錢鋪路。
糜竺嫁妹給劉備時,也給了劉備家奴兩千,金銀無數,作為陪嫁。
就連普通百姓,娶妻花費都需要二至三萬錢,大概是一家人不吃不喝十余年的收入。
如此開支,大族家中家底厚實,自然能夠承擔。
但普通百姓為了娶個老婆,就不得不出賣土地,或者向大族借貸了。
大族得了利,自然更加賣力的宣傳厚娶,并以身作則,將自家的婚禮辦得越來越隆重。
底層百姓為了所謂的面子紛紛效仿,更是砸鍋賣鐵,賣地借貸,也要辦一場漂漂亮亮的婚禮。
一場婚禮的背后,還貸者不計其數。
有時候么,太陽底下真沒啥新鮮事兒。
因此張新便打算借著自己成婚之機,好好的殺一殺青州這股厚娶之風。
有他這個州牧立下標桿,日后州中大族子弟成婚,就不能隨意僭越了。
大族那邊的規格下來了,百姓也會自發的降低規格,負擔自然會輕上一些。
荀攸帶人拉著聘禮,來到張牛角家中。
張牛角垮著個批臉收下。
當初商議時,他和左豹、胡才、李樂等人就都表示過不樂意。
大帥您現在是什么身份?怎么能這么磕磣?
再說了,您給小姐下的聘禮,到時候都會給您帶回去,還不是左手倒右手?
你咋這么摳?
張新解釋了一番自己的用意。
眾人表示我們不聽,小姐是大賢良師的獨女,必須要厚娶,不能丟份。
別的俺們都能聽大帥的,這個不行!
“爾等皆是百姓出身,豈不知厚娶傷民耶?”
一旁的張寧眼睛一瞪,雙手叉腰,直接開罵,“怎么?如今日子過得好了,爾等便忘了本了?”
“爾等如此,是忘了我阿父的遺志了么?”
張角這尊大神一出來,眾人頓時沒話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