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牛角支吾道:“大賢良師之志,我等片刻不敢忘,只是怕小姐受了委屈。”
“是啊是啊。”胡才、李樂連忙附和。
“這么多年,兄長何時虧待過我?又何時虧待過爾等?
張寧反問道:“此策利國利民,有何不妥?”
眾人被罵的不敢說話。
張新見張寧罵張牛角就像罵孫子一樣,不由看向烏雅。
這也是你教的?
烏雅瞧見張新目光,得意的揚起下巴,還帶動兩座糧倉抖了三抖。
聘禮下完,便是婚前禮儀的最后一步,請期。
請期就是定下舉辦婚禮的時間。
這個張新早已定好,請柬都發了出去,只需靜待成婚之日即可。
張寧在張牛角家中待娶,張新也沒閑著,開始迎接四方到來的賓客。
首先便是鄭玄。
他的距離最近,來的速度最快。
張新為表尊重,親自出城迎接。
城外,鄭玄高度贊揚了張新今年在青州的政績。
張新連忙表示謙虛,把人迎到州府。
一番商業互吹之后,張新把諸葛亮叫了出來。
“阿亮,這是北海鄭公。”
北海國就在瑯琊國旁邊。
鄭玄的大名,諸葛亮自然聽說過,知道他是當世大儒,不敢怠慢,連忙行禮。
“亮拜見鄭公。”
鄭玄驚訝道:“子清的兒子都這么大了?”
“此乃我麾下吏員子侄。”
張新連忙解釋了一下,隨后道:“我觀此子天資聰穎,欲為其尋一名師教導,不知鄭公可愿收下?”
“哦?”
鄭玄聞言有些意外,看向諸葛亮,仔細的打量著他。
區區一個吏員的子侄而已,竟能勞動張新親自帶他前來拜師?
此子怕是不凡!
諸葛亮見鄭玄看著他,心跳加速,呼吸急促。
“我且問你。”
鄭玄開口考校,問的都是一些較為基礎的問題。
諸葛亮巴拉巴拉。
初時他還有些緊張,說話磕磕巴巴。
后來發現鄭玄問的這些問題他都會,不由放松下來,語速也開始恢復正常。
鄭玄眼睛一亮,又問了幾個問題。
諸葛亮對答如流。
“子清教過?”鄭玄看向張新。
“閑暇之時教過一些。”
張新聞言有些緊張,“鄭公,我沒誤人子弟吧?”
“子清教的很不錯。”
鄭玄撫須微微一笑,“此子確如子清所言,天資聰穎。”
張新松了口氣,“鄭公這是答應收徒了?”
鄭玄點頭。
不待張新開口,諸葛亮大喜下拜。
“小子諸葛亮,拜見老師!”
“起來吧。”鄭玄笑呵呵的說道。
諸葛亮起身,張新開口道:“阿亮,還不回去讓你叔父準備束脩?”
“亮這就去。”
諸葛亮轉過身來,對張新大禮參拜。
“多謝君侯引薦之恩。”
張新滿意的點點頭。
諸葛亮起身,興高采烈的找諸葛玄去了。
鄭玄來后沒兩天,蔡邕也到了。
師徒二人久未見面,自然少不了一番寒暄。
“子清當初讓我辭官回鄉,言雒陽有性命之危,當時我還不信。”
蔡邕感嘆道:“現在想來,幸好當初聽了子清之言,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陳留距雒陽并不算遠,雒陽城內發生的一切,蔡邕自然已經知曉。
張新扶著蔡邕坐下,笑道:“老師近來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