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太好了!”
蔡邕突然來了精神,“我給你說,就在月初,我新得一女!”
張新愣住,掰著手指頭算了算。
“老師,你今年......五十七了吧?”
蔡邕點頭。
“好屌!”
張新豎起大拇指,隨后恭賀了一番。
蔡邕哈哈大笑。
胡子都翹到天上去了。
蔡邕之后,其他人也陸續到來。
黑山那邊,來的是楊鳳、黃龍、陶升這三個老熟人。
張新詢問了一番黑山黃巾的生活。
“有君侯相助,比起先前好太多了。”楊鳳等人感激。
“那就好。”
張新十分欣慰,令人給他們安排住處。
甄氏那邊來了兩個人。
一個是張新的老熟人,負責漁陽互市的甄南。
另一個是一名少年,他不認識。
少年見到張新,躬身行禮。
“小子甄儼,拜見宣威侯。”
“阿豫怎么沒來?”
張新扶起甄儼,有些疑惑的問道。
當年甄豫被何進征辟后,沒過多久,甄逸就因病去世了。
甄豫只能辭官,回家守孝。
這事他寫信告訴過張新,張新也派人去吊唁過。
按理來說,甄豫的孝期應該早就過了,不可能不來啊。
甄儼聞言嘆了口氣,“昔年父親亡故,大兄回鄉守孝,孝廬條件簡陋,大兄不幸染病故去了......”
“阿豫竟然故去了?”
張新聞言一愣,隨后好言安慰了甄儼一番。
待甄儼走后,張新心中暗道:“看來日后得找一個機會,更改一下守孝制度了......”
古時的守孝制度,實在是太不人道了。
二十七個月的喪期,只能居住在一個簡陋的孝廬里,夏天漏雨,冬天漏風。
期間還不得飲酒,不得娛樂,不得食油膩
對個人而言,這是一種折磨。
對國家而言,一個人三年不干活,那也是一種損失。
更別提守孝之人,隨時還有可能因為生活條件太差染病,或者被有毒的蛇蟲鼠蟻叮咬而死。
這種陋習,必須要改!
幽州那邊,關羽也來了。
他不僅來了,還將一家子全部帶來了。
胡氏、周氏、關平
還有一個兩歲左右的小男孩。
關興提前出生了。
張新與關羽許久未見,自然少不得把張遼等人叫過來,好好的喝了一頓。
烏桓那邊,居術親自前來道賀。
顧雍、閻柔、鮮于兄弟、牛豐、陳松等故吏職責在身,無法前來,但也都派人送信祝賀,并帶來了禮物。
十月廿八,張新起了個大早。
婢女們早已準備好東西,見張新起來,連忙給他穿上喜服,開始打扮。
王柔挺著個小肚子站在旁邊指揮。
待到下午,隨著蔡邕一聲‘吉時已到’,張新帶著迎親的隊伍,一路上吹吹打打,往張牛角家中而去。
張牛角家周圍皆是黃巾舊部,他們知道張新成婚,自發的在道路兩旁祝賀。
家中,張寧早已等候多時。
張牛角、左豹、胡才、李樂等人充作娘家人,送她出嫁。
張新接到人,又吹吹打打的回了州府。
回到州府,正是黃昏。
《禮》曰:娶婦以昏時,婦人陰也,故曰婚。
蔡邕充作證婚人,見張新迎親回來,大聲喊道。
“新人入堂。”
張新與張寧邁步進入堂中。
賓客們眼睛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