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會盟后,他們本就畏懼董卓兵強,不敢進軍。
日日只在營中飲宴罷了。
如今見孫堅和張新接連受挫,他們就更不敢進軍了。
曹操看著戰報,心中沉思。
張新軍的這場小敗,在他看來,其實并沒有什么大不了。
孟津雖離雒陽最近,但突破的難度也最大。
單是一道黃河天險,就足以媲美成皋、廣成等雄關。
更別提過了黃河以后,還有北邙山這道防線。
從黃河到北邙山之間的平原十分狹窄,張新軍即使過河,也會被地形地勢夾在中間,難以機動。
董兵居高臨下,優勢很大。
在這種情況下,損失數十人實在是太正常不過了。
曹操思來想去,覺得張新與孫堅受挫,是因為他們麾下的士卒太少了。
兵力沒有優勢,對方又占據著地利,一時受挫也是難免。
哪里有兵力優勢?
酸棗啊!
這里大軍十幾萬,天天在營里吃喝玩樂這怎么行?
思及此處,曹操開口對眾諸侯道:“諸君!我等皆是為誅暴亂而來,如今大兵已聚,何以停滯不前?”
“若是董卓聞山東兵起,倚王室之重,據二都之險,東向以臨天下,其人雖無道,倒也稱得上是個禍患。”
“然而他卻焚燒宮室,劫遷天子,足以看出他心中恐懼,正是天要亡他啊!”
“如此天賜良機,我等當引兵向西,一戰而定天下!”
和荀攸一樣,曹操也看出了董卓心中的恐懼。
然而諸侯們對曹操的建議一點興趣都沒有,嘴里的話五花八門,但意思只有一個。
不去。
討董哪有飲宴快樂?
來來來,飲酒先啦。
曹操據理力爭。
諸侯們就是不去。
“董卓兵強,宣威侯與孫文臺又先后受挫,諸君這才心生畏懼。”
曹操心中暗道:“既然如此,不若我自領兵偷襲成皋,若能取下成皋,則酸棗諸君必不復疑!”
“成皋若失,董兵軍心震動,到時宣威侯、孫文臺他們亦可趁機進軍!”
曹操越想越覺得此計可行,便于次日領著本部五千兵馬,向成皋而去。
張邈作為曹操好友,聽聞曹操欲要獨自進軍,忙遣部將衛茲帶了三千兵馬前去助陣。
鮑信更夠意思,親自帶著他麾下全部的兩萬大軍,以及僅有的七百騎兵,全部跟著曹操去了。
三人合兵,竟是湊出了將近三萬大軍。
曹操大喜,與鮑信、衛茲攜帶五千車輜重,向西而行。
行至滎陽附近的汴水,一支董兵對面而來。
領軍大將正是徐榮。
徐榮:你干嘛?
曹操:我,偷襲!你呢?
徐榮:我也,偷襲!
巧了么這不是?
徐榮登高遠望,瞧見諸侯聯軍雖然兵多,然卻行伍不整,陣型散亂,當即令麾下發動進攻。
西涼鐵騎先行,沖入聯軍陣中,攪亂陣型,隨后步卒跟進。
“頂住!頂住!”
曹操于亂軍之中大聲呼喊,“列陣!列陣!”
董兵雖少,皆是百戰之師。
聯軍雖多,卻大多只是民兵,且三部之間互不統屬,軍令難以統一。
縱使曹操有通天之能,面對三萬被沖散陣型的民兵,也是無力回天。
雙方鏖戰一日,聯軍全軍覆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