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聞言陷入沉思。
也是。
張新若能擊敗董卓,就不可能是董卓那邊的。
而袁紹又有斷了張新糧草的把柄在。
只要把事實擺出來,天下人就不會相信袁紹。
想通了這一關節,荀攸也就不再勸阻。
“既如此,明公欲要如何進軍?”
“文遠。”
張新看向張遼,“你的一萬后軍,打懷縣的三萬袁軍,能不能行?”
“袁軍日日置酒高會,疏于訓練。”
張遼拍著胸脯保證道:“莫說是三萬袁軍,就是五萬,末將也能為君侯破之!”
“好!”
張新贊許的點點頭。
“明公。”
荀攸出言問道:“你令文遠領后軍攻打袁紹,是準備擊袁、擊董同時進行嗎?”
張遼的一萬后軍都是屯田兵,并非主力。
張新派他去攻打袁紹,主力要做什么,不言而喻。
“對。”張新沒有否認。
“兩萬五千大軍,除去文遠的一萬大軍,以及子龍駐守糧倉的三千大軍。”
荀攸計算道:“我軍能動用的,就只有一萬二千大軍了,這么點人,既要守營,又要防備王匡,還要擊董......”
“明公,我軍兵力不夠啊!”
“防王匡干嘛?”
張新奇怪道:“董卓又送女孫給我,又散布流言,費了這么大勁,為的是什么?”
“自然是挑撥明公與袁紹的關系,坐等聯軍自亂。”荀攸道。
“只是如此?”張新問道。
荀攸何等聰慧,經由張新這么一提醒,再聯系董卓的前后動作,立馬反應了反過來。
“董卓這是欲要渡河,擊聯軍以立威!”
“哎,對了!”
張新指著地圖上的孟津說道:“你看,如果我將徐和的前軍撤回來,再派文遠去攻打袁紹,董卓會不會趁機渡河?”
“會。”
荀攸點頭。
王匡是個什么雜魚?
只要張新撤軍,董卓一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若我是董卓,必先遣疑兵在孟津渡河。”
張新手指一劃,又指向了小平津,“然后再遣一軍由小平津渡河,擊王匡之后。”
董卓想要過河,只能這么做。
徐和之前就吃過這個虧。
“明公是欲趁董兵過河之后,再派兵由小平津渡河,劫了董卓大營?”荀攸連忙補充道。
再不補充,話就被張新說完了。
“不僅如此。”
張新咧嘴一笑,“董兵擊破王匡軍之后,必然疲憊,到那時我若遣騎兵出擊,會如何?”
荀攸瞪大了眼睛。
“明公是想一戰擊破董卓、袁紹、王匡三方么!”
這胃口也太大了吧?
“能不能搞?”張新看著他。
荀攸盯著地圖,腦中不斷推演。
“能!”
“那就這么搞!”
張新拍板決定,“文遠先回后軍準備,這段時間士卒照常呼喝,但不實際訓練,以節省體力,徐和回前軍安撫士氣,等我命令!”
“諾!”
張遼、徐和激動離去。
“軍師幫我完善一下細節。”張新笑道。
“此攸分內之事也。”荀攸心悅誠服,又喜又愁。
喜的是,張新能力出眾,確實是個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