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率軍來到北邙山下,腦中回想起徐榮的資料。
徐榮,幽州玄菟郡人,董卓麾下中郎將。
此人在歷史上的記載很少,僅僅有過四次出場紀錄。
除去董卓剛剛進京之時,徐榮舉薦了公孫度為遼東太守以外,他的其余三次出場都與戰事有關。
一次敗曹操,一次敗孫堅。
董卓死后,徐榮歸順朝廷,在李傕郭汜為了活命,反攻長安之時,受王允之命率軍迎戰,最終戰死新豐。
從徐榮和胡軫率先歸順這點來看,他并不是董卓的死忠。
不過想想也是,董卓是涼州人,他的死忠心腹也都是涼州人。
徐榮一個幽州人,若非是為國效力,大概率也到不了董卓麾下。
既然如此,那就完全有能招降他的可能性。
而且這個可能性還不小!
思及此處,張新十分心動,對身邊一名親衛道:“你速走小道去孟津,將這里的情況告訴軍師,并讓公祐出使,為我說降徐榮。”
孫乾于軍事上并無才能,內政也很一般。
但他的辯才很好,是一個外交型的人才。
此次出兵,張新將他帶上,就是考慮到諸侯會盟人心不齊,萬一出現什么對他不利的情況,有這樣一個外交官在,還能為他斡旋一二。
“諾。”親衛領命。
張新將董卓的纛旗給了親衛,讓他帶給孫乾。
親衛收好纛旗,打馬從小路投孟津去了。
張新奇襲雒陽,要繞過邙山山脈,有近三百里的路程。
但若是從北邙山直接去孟津,就只有十余里而已。
親衛走后,張新下馬休息,心中期待。
徐榮敗孫堅,這倒是沒什么好說的。
以孫堅軍當時那種毫無防備的狀態,哪怕換一個人,只要這個人的腦子沒有問題,都不可能打輸。
但在滎陽之戰時,徐榮和曹操雙方,都沒有想到對方會出兵。
徐榮能以萬余之兵,將曹操的三萬大軍打到全軍覆沒,其中固然有曹操現在還很菜的緣故,但也足以說明他的能力。
畢竟這場戰斗的結果不是擊退,也不是擊潰,而是全軍覆沒!
想到這里,張新瞥了身旁的曹操一眼。
曹操撓撓頭,一臉疑惑。
他總感覺張新在嫌棄他,但又沒有證據。
等到未時,從北邙山上下來兩騎。
張新遠遠望去,見其中一騎正是孫乾,心中大喜。
“公祐果未令失我望!”
既然孫乾能從這里下山,他身邊的那騎是誰,就不必多說了。
竟然能將徐榮說得孤身來降
孫乾牛逼啊!
不愧是劉備認證,就是靠譜。
二人行到陣前,典韋上前攔住,搜身繳械之后才把人放過來。
果然,那人來到張新面前,納頭便拜。
“罪將徐榮,拜見宣威侯。”
曹操一聽到這個名字,頓時抖了三抖。
“你就是徐榮?”
張新好奇的看著他,“抬起頭來。”
“是。”徐榮抬頭。
張新仔細打量著他,“徐將軍孤身前來,想來是愿意降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