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什么!蒲板丟了?”
相國府內,董卓瞪大眼睛看著面前的斥候。
“怎么丟的?”
他知道,張新在三天前已經親至河東。
但,董旻有八千精銳,又有黃河天險,無論怎么講,也不該短短三天就把蒲板津丟了啊?
原本他還在猶豫,要不要再從長安抽調一支兵馬給董旻送去。
河東一失,張新在雒陽的兵馬就能源源不斷的開過來,董旻手下只有八千人,未必夠用。
可若是派了援軍,他對長安城的掌控力又會弱上許多。
現在好了,已經不用猶豫了。
“前日夜里,張新大軍突然出營,偷渡蒲板。”
斥候匯報道:“董旻將軍得知消息后,立刻率兵出擊,阻攔張新大軍。”
“誰知張新在蒲板只是佯渡,他早就暗遣一軍,趁我軍不備,疾行一夜,去風陵渡過河了!”
“駐守華陰的段煨將軍得知之后,連忙率軍出城阻攔,不料城中大族突然糾集家兵反叛,奪了城池。”
“段煨將軍被張新和叛軍前后夾擊,無處可去,無奈投降。”
“董旻將軍聽聞華陰已失,不得已,只能退守鄭縣......”
董卓聞言愣住。
“什么!華陰也丟了?”
“昂。”
斥侯點點頭。
“華陰......大族......”
董卓呼吸急促,怒氣上涌,“楊......楊氏......楊彪!”
華陰縣內共有兩個大族,一為楊氏,二為董氏。
但華陰楊氏與汝南袁氏一樣,皆是四世三公之家。
這么一比較的話,董氏的咖位就有點不夠看了。
能集結城中大族,行奪城之舉,非楊氏不可。
董氏沒有這個能力知道吧。
“我升你做司空,又不計前嫌,在你被免官之后,再次提拔你做光祿大夫,你便是如此報答我的么?”
董卓咬牙切齒,大聲喝道:“來人!去把給我楊彪抓過來!”
“諾!”
左右領命,前去緝拿楊彪。
董卓十分憤怒。
華陰這個地方,正好處在黃河與渭水的交界處的南岸,東邊二十余里就是風陵渡,地理位置極其重要。
可以說是扼守咽喉的險要之地。
后來的曹操,也是在華陰縣城和風陵渡之間建了一座潼關,用來阻擋關中叛軍。
張新若是從蒲板渡河,他還能有三道防線。
蒲板津是第一道。
過了蒲板津,張新還得想辦法南渡渭水,這是第二道。
渡過渭水之后,還需攻下鄭縣,然后才能進軍長安。
華陰若在,即使丟了蒲板,段煨也能與董旻合力,在渭水設防,阻攔張新。
華陰一失,不僅董旻失去了繼續駐守蒲板的意義,就連渭水也沒有了設防的必要。
正是因為華陰如此重要,董卓才將段煨派到此地鎮守。
段煨是號稱‘涼州三明’之一,故太尉段颎(jiong)的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