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分,兩章一起發)
“這些壕溝是用來迷惑皇甫嵩的。”
張新解釋道:“董卓帶回去的情報,應該是我營中有一萬五千多人,再加上城內、山上、風陵渡的兵馬,一共有兩萬余人。”
“我故意挖掘大量壕溝,但城外卻只有數千士卒......你說,我們剩下的兵馬在哪?”
“主公此舉,是想憑空制造出一支不存在的兵馬,好讓皇甫嵩心中生疑,從而不敢輕易進兵?”
王猛恍然大悟,隨后又問道:“可是......皇甫嵩天下名將,他會中計嗎?”
“不會。”
張新理直氣壯,“此計騙騙其他人可以,但騙不過皇甫嵩。”
“啊?”
王猛愣住,“既然騙不過皇甫嵩,主公為何還令士卒挖掘壕溝?這不是平白耗費士卒體力么?”
“我此舉就是要問問,他到底是真助董,還是假助董。”
張新深吸一口氣,“若是真助董,他看破之后自然揮軍來攻,那沒什么好說的,我軍守住便是。”
“若是假助董,他自然會裝作中計,堅守不出,我軍可從容等待徐和援軍到來,收復陜縣,打開大軍進軍的通道。”
“可是......”
王猛不解道:“他若是假助董,不也一樣可以堅守不出么?主公何必費這么大的勁去挖壕溝?”
“華陰無論于我,還是于董卓而言,皆是咽喉要害之地,我得給他個堅守不出的借口。”
張新看著他笑道:“若你是董卓,能放心他一個人統領三萬大軍在外么?”
“你會不會派監軍?會不會把他的家人控制起來?”
“我不給他借口,董卓的監軍催促他出戰,他不想打也得打了。”
“若他是真助董呢?”王猛再問。
“若是真助董......這些壕溝也能稍微遲滯一下他大軍的腳步。”
張新嘆了口氣,“如今我軍兵力不足,能拖一日是一日吧......”
外圍的那些壕溝當然沒有什么防守價值,因此張新挖的都很淺。
只有靠近大營的兩道壕溝,才算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防線。
這么多壕溝,不求拒敵,只求拖延時間。
一旦皇甫嵩來攻,如果不填平壕溝,他每次進軍和撤軍都會非常麻煩。
如果填平,這些壕溝至少也能耗費他一日時間。
沒辦法。
張新只有一萬五千左右的士卒,還得分兵駐守城池、風陵渡、蒲板津、華陰以及南山這些地方。
皇甫嵩有三萬大軍,只要任意攻下這五個地方中的一個,他的防線就崩潰了。
若是董卓領兵三萬前來進攻,他自然不懼。
可那是皇甫嵩誒
為此張新還特意讓于禁領了兩千徐州兵去蒲板津,把牛豐換了回來,防止皇甫嵩分兵突襲那里。
“原來如此。”
王猛聽完,一臉憂慮的看著西邊。
“張新這是什么意思?”
皇甫嵩回到城中,心中思索。
“他雖年輕,但也算的上是個久經沙場之人,又得了我的兵法,應當不會不知,壕溝這種防御工事并非越多越好。”
“可他還是這么做了......是疑兵之計么?”
皇甫嵩回想起董卓告訴他的情報。
“一萬五千人,卻眼睜睜的看著董卓撤軍,沒有追擊......”
皇甫嵩臉上露出一絲笑容。
“原來如此。”
正在此時,董璜走了進來。
“老將軍出城探查,可曾看出些什么來?”
皇甫嵩收斂笑容,搖了搖頭。
“依我看,那張新就是被老將軍嚇破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