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璜大大咧咧的說道:“老將軍,張新兵少,又自亂陣腳,此時正是我軍奪回華陰的大好時機啊!”
說完,董璜抱拳道:“老將軍,請出兵吧!”
“不可,此乃張新誘兵之計也。”
皇甫嵩沉聲道:“張新有兩萬大軍,如今出現在我等眼前的只有數千,他的其他兵馬在哪?”
“若是我軍進擊之時,他的伏兵從側方殺出,當如何是好?”
“啊這......”
董璜聞言一愣。
他雖紈绔,但好歹也在軍中待了數年,一些基礎的東西還是知道的。
先前他以為張新自亂陣腳,故而心存輕視。
經由皇甫嵩這么一提醒,他也反應過來了。
是哦。
對面那個人,可是能將自家叔父殺得損兵折將之人,哪有這么容易自亂陣腳?
“那依老將軍之見,當如何?”
董璜放下心中輕視,開口詢問。
皇甫嵩道:“為今之計,當廣派斥候,探明張新伏兵所在,方可定計。”
“那便依老將軍之言。”
董璜想了想,點頭同意。
派遣斥候打探情報,這很合理,他也挑不出毛病。
皇甫嵩派出斥候,前往各個方向探查。
過了三日,各路斥候盡皆回報,沒有找到伏兵。
“張新的伏兵,到底布置在哪里了?”董璜疑惑道。
皇甫嵩雙手一攤。
“我不道啊。”
又過兩日,董璜再次來找皇甫嵩。
“老將軍,你說......張新會不會根本沒有伏兵?”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皇甫嵩斷然道:“相國說了,光是張新大營內都足有一萬五千大軍,再算上其余各處的守軍,至少也有兩萬。”
“如今我軍探查到的兵力只有萬余,若非出去埋伏,他在城外挖掘壕溝的軍士,又豈會只有那點?”
“可是,萬余大軍這么大的目標。”
董璜沉吟道:“這附近皆是一馬平川,沒有設伏之地,若是真有伏兵,我軍斥候應該早就找到了才是。”
皇甫嵩想了想,道:“再找找吧,萬余伏兵不是個小數目,若是其趁我軍進攻之時殺出,則我軍首尾難顧。”
“到時候兵敗事小,若是被張新趁勢取了鄭縣,則長安危矣!”
“行吧。”
董璜也知道鄭縣的重要性,認同了皇甫嵩的說法。
再過兩日,董璜又來了。
“老將軍,你說......我叔父是不是被那張新騙了?”
“有沒有一種可能,他根本沒有兩萬大軍啊?”
董璜將心中疑惑一一說來,“你看嗷,萬余大軍在外面蹲了七日,斥候找不見蹤跡也就罷了,也沒有運送物資的民夫。”
“那些的伏兵都是鐵打的么?他們吃什么?”
“張新布置的如此巧妙,竟能讓我軍斥候找不到蹤跡。”
皇甫嵩起身,長嘆一口氣,“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畏什么畏?”
董璜不滿道:“依我看,老將軍就是被他騙了,還是請出兵吧。”
“再者說了,就算張新真有伏兵,對戰的兵力也是三萬對兩萬,優勢在我!”
“屆時老將軍只需分出一些兵力在側翼防備即可,何須如此畏首畏尾?”
“非我畏首畏尾。”
皇甫嵩搖頭,“實在是張新不容小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