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張濟低頭沉思,過了一會,抬起頭來。
“再守五日!”
張濟面色堅定,隨后嘆了口氣,“五日之后,若是董公的糧草援兵不至,我等便突圍吧。”
“如此,我等也算不負董公了......”
“諾。”張繡點點頭。
“伯鸞。”
張濟看向他,“這幾日你就不用再來城頭了,帶著家兵做好準備,護好你嬸嬸。”
“叔父放心。”
張繡拍著胸脯保證道:“侄兒必拼死護衛嬸嬸周全。”
城外大營。
“主公。”
黃蓋走進大帳,抱拳道:“我軍連日攻打陜縣不下,士卒已疲,士氣低落,是否先休整兩日?”
“不能休整。”
孫堅搖搖頭,“君侯親赴險地,奇襲華陰,身邊皆是臨時征召來的青壯,并無精兵。”
“他以弱勢之師強行擋住董卓這么久,我軍卻連個小小的陜縣都攻不下來,簡直就是笑話!”
“明日再派人去攻,若是不行,我親自上!”
孫堅在帳內來回踱步,十分焦躁。
張新身為主帥,親自迂回千里,雖說成功取下華陰重鎮,斷了陜縣的援軍,但與此同時,他自己也身陷重圍,十分危險。
而孫堅作為先鋒,卻遲遲無法打通陜縣。
一來,他有置主帥于險地不顧的嫌疑。
二來
他自詡善戰,卻連個小小的陜縣都拿不下,這讓他覺得自己丟了面子。
“諾。”
黃蓋無奈應道。
陜縣雖小,卻是依山傍水,易守難攻。
聯軍雖有兵力優勢,但每次攻城能夠投入的兵馬就那么多,根本無法將兵力的優勢發揮出來。
這段時間,他們幾乎將所有常用的攻城之法都用過了。
沒辦法,在火藥、火炮以及回回炮出現之前,攻城戰永遠都是最難打的仗。
正所謂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再次伐兵,其下攻城。
攻城之法,為不得已而為之。
就連諸葛亮那樣的人,以數萬大軍進攻一個只有千余守軍的陳倉,也一樣難以攻克。
一般來說,攻城方想要快速攻破城池,無非只有幾種情況。
要么是這座城池本身不是什么大城,城墻低矮,守軍很少。
這種城池好攻,但通常也不是什么戰略要地,沒有爭奪的價值。
要么城中有內應,可以里應外合。
就比如曹操攻打鄴城,攻了大半年都打不下。
要不是審配的侄子審榮趁夜打開城門,恐怕再給曹操半年,他也不一定能夠拿下鄴城。
要么就是趁城中守軍毫無防備之時,突襲之。
比如張新攻克金城之時。
最后便是實際當中應用最多的情況。
設計引誘城內守軍出城,再設伏將其殲滅。
城池沒了守軍,自然唾手可得。
除此之外,一座地勢險要,守備完善,守軍嚴陣以待的城池,真沒那么容易攻克。
黃蓋正準備去安撫士氣,突然士卒來報,徐和派了信使過來。
“徐和來了?”
孫堅瞬間興奮起來,“快,快讓信使進來!”
張新想要守住華陰,離不開孫堅的配合。
若是孫堅這邊一松,董越張濟派人前去支援,那被前后夾擊的就是他了。
因此孫堅也是知道張新計劃的。
張新能把徐和派過來,那就說明華陰那邊已經沒有問題了。
既然如此,該準備準備,發動總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