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聞言一愣。
誒?
不是?
你真走啊?
“宣威侯,你不能撤軍啊!”
百官又開始喊:“你若走了,還有誰能救天子于水火啊......”
張新聽的十分煩躁,對典韋道:“把他們轟走。”
典韋點點頭,轉身來到營門口。
“走!走!主公讓你們都走!噢噓......噢噓......走!”
張新回到帳中,看向荀攸。
“青州危急,公達可有退敵良策?”
現在張新心里十分煩躁,根本想不出個一二三來,只能向荀攸問策。
“君侯勿憂。”
從收到消息開始,荀攸心中一直就在思索解青州之圍的方法,此時聽聞張新問計,早已胸有成竹。
“如今平原看似危急,實則穩如泰山。”
荀攸微微一笑,“平原城池高深,糧草豐沛,兵力足夠,據守數月不成問題。”
張新聞言微微點頭。
平原城經過國淵的擴建,城墻足有九米多高,十余米厚,是除了雒陽、長安這種都城以外,一等一的堅城。
城中不僅有高順、太史慈這種大將,還有張牛角帶去的屯田兵。
將領、兵力都沒有問題。
諸侯討董,張新除了出兵之時帶了一些糧草以外,其他時候吃的都是韓馥和袁術的糧草,沒從青州調一顆糧食。
平原又是州府,城內的糧食足夠全城三年之用。
城中大族又因陶丘洪刺殺之事,被張新給洗干凈了。
在這種情況下,以高順、田楷、華歆等人之能,別說數月,就算是守個一兩年估計都沒有問題。
“袁紹聯軍人數雖多,心卻不齊。”
荀攸繼續說道:“陶謙出兵,卻只是屯兵諸縣,不敢入青州州界,足見其心中對君侯的忌憚。”
“君侯對其不可軟弱,可以上官的名義遣使斥責,陶謙昏亂憂死,見君侯強硬,自然撤軍。”
“好。”
張新瞥了崔琰一眼,又問道:“還有嗎?”
“劉岱因陶丘洪之事攻打青州,既為名聲,也為實利。”
荀攸侃侃而談,“他既重名,君侯可遣使以大義說之,再以兵勢相脅。”
“我軍撤至雒陽,自成皋而出便是兗州,他若不肯撤軍,我軍便可直取兗州。”
“劉岱撈不到名利,反而還要受攻,自然撤軍。”
“另外三路呢?”張新繼續問道。
“韓馥本就忌憚袁紹,此番出兵,估計是受了袁紹蠱惑。”
荀攸撫須,“此二人本就互相猜疑,君侯可以間破之。”
張新聞言,頓感撥云見霧。
“袁遺呢?如何退之?”
“一條狗罷了。”
荀攸不屑道:“狗自然會跟著主人走。”
張新大喜,“有公達在,我無慮也。”
不愧是頂級謀士,小黑胖子的謀主。
荀攸聞言十分開心。
終于感覺自己不是個吃閑飯的了。
“季珪。”
張新看向崔琰,微微一笑,“陶謙那邊,你熟,這次便再由你去一趟如何?”
“愿為牧伯效力。”
崔琰毫不猶豫的答應下來。
“好。”
張新神情一肅,“此次去諸縣,你就告訴他八個字。”
“毋敢動!動,則國滅矣!”
“若他不肯撤軍,你直接砍了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