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里開始,他們就要分開了。
張新往東,走軹關陘入河內。
居術則是往北,從太原過雁門,直接回幽州。
烏桓突騎隨張新征戰了一年多,士卒早已思鄉厭戰。
先前之所以還能堅持,一是為報張新恩德,二是誅殺董卓這個終極目標就在眼前。
現在這個目標沒有了,軍心也就沒法用了。
張新不能不恤。
否則先不說軍心問題,日后再有用到他們的地方,就不好再征調了。
反正袁紹等人的麾下也沒什么騎兵,有黃巾舊部及西涼騎兵在,倒也足夠了。
烏桓不是漢人,沒有升官之類的賞賜。
因此張新給他們發了相當于三年軍餉的賞錢,受過傷的額外賞賜一份,死者也依照朝廷慣例給了撫恤。
烏桓人得了賞,個個喜笑顏開。
他們給漢人當雇傭軍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但從來沒有哪個老板像張新這么大方的。
“君侯回援,烏桓本該相隨。”
居術看著一車車的銅錢,激動中又帶著一絲歉然。
“然而勇士們離家實在太久,都不想打了,末將也只能先帶他們回去休息一段時間。”
“下次君侯若有差遣,只需半片竹簡相召,末將即刻領兵前來!”
“好。”
張新點頭笑道:“這次辛苦你們了,回去以后好好歇息。”
告別過后,居術領著烏桓突騎,拉著一車車銅錢糧草,以及戰死同伴的骨殖,向北而行。
張新則是令大軍原地休整一日,養好精神,明日出發。
次日,張新剛剛醒來,典韋就從帳外走了進來。
“主公,咱們的大營被百姓圍了!”
“怎么回事?”張新聞言愣住。
河東百姓把他的大營圍了?
開什么玩笑?
“可是士卒與百姓起了沖突?”
張新懷疑是不是吳匡手下雒陽兵軍紀不好,連忙問道:“可有傷亡?”
“不是不是。”
典韋連連擺手,“是河東百姓聽聞主公撤軍,害怕董卓屠城報復,因此前來請求主公帶著他們一起走。”
和華陰士族一樣,河東百姓出兵出糧,也幫了張新不少。
張新聞言瞬間蹦了起來,連鞋都來不及穿,就這么光著腳朝營外跑去。
大營外面十分嘈雜。
張新登上營墻查看。
無數百姓密密麻麻的站在他的大營外面。
守營士卒見張新來到,連忙對百姓們喊道:“君侯來了!”
百姓們聞言瞬間來了精神,七嘴八舌的喊了起來。
內容和典韋說的差不多。
張新看著百姓們祈求的眼神,死死攥緊拳頭。
“袁紹......”
這時典韋走了過來,手中拿著張新的鞋。
“主公,你鞋還沒穿呢。”
張新彎腰將鞋穿好,對典韋道:“老典,你告訴他們,就說我會帶他們走的,讓他們做好準備。”
說完,張新匆匆而去。
典韋對著百姓們大聲喊道:“君侯說了,會帶你們走,讓你們做好準備!”
“君侯仁慈!”
百姓們聞言歡呼。
張新回到中軍大帳,急令士卒召集諸將議事。
過了約莫兩刻鐘左右,徐榮、徐晃、吳匡、張璋、左豹、牛豐、王猛、韓浩等這一路軍的主要將領陸續到來。
“徐榮。”
張新沒有任何廢話,雙眼盯著徐榮。
“我可以信你嗎?”
(今兒請假一天,構思劇情,明兒三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