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完樂安國的情況后,張新沒有直接南下去距離較近臨淄,而是繼續向東,沿著萊州灣經由北海國境內的都昌、下密二縣,前往東萊郡的郡治黃縣。
說起來,他來青州這么久了,還是第一次來到東萊郡的境內。
巡過東萊,張新重新折返到北海國境內。
北海國有兩個地方要去。
一是郡治劇縣,二是鄭玄所在的高密縣。
鄭玄天下大儒,聲名隆重。
這次張新宰了那么多人,其中不乏與鄭玄相識之人。
先前鄭玄還給他寫過信,為那些人求情。
雖說張新以‘民意難違’為由,拒絕了他的求情,但像鄭玄這種人,在官府中沒有實權,在民間的威望卻是很高。
若因此事引得他對自己不滿,到處批判,那就難搞了。
殺了吧,對名聲有損,而且還是大損。
不殺,那就是放任他動搖自己在青州的統治基礎。
因此張新便趁著此次巡州之機,過來當面確認一下鄭玄現在的態度。
順便還能看看諸葛亮。
抵達高密后,張新沒有急著去見鄭玄,而是先到縣衙沐浴更衣,換了一身士子服,并讓人去街上買了一些禮物過來。
做完這些,他帶著典韋等幾個穿著便裝的親衛,來到鄭玄家中。
在距離鄭玄家還有百步的地方,張新下馬步行,以示尊重。
此時已是二月,學生們都過完年回來了。
隔著老遠,他就聽到了鄭玄院內傳來的讀書之聲。
“今王惟曰:先王既勤用明德,懷為夾,庶邦享作,兄弟方來......”
“哦?鄭老頭這是在教《尚書》?”
張新悄悄潤了進去,找了個角落站著,看了高臺上的鄭玄一眼,便將目光轉移到了別處。
很快他就找到了自己的目標。
諸葛亮坐在靠中的位置,專心致志的跟著師兄們誦讀。
“亮亮今年才十二歲吧?尚書這么難的東西,他能聽懂么?”
鄭玄面對大門,在張新進來的時候就發現他了。
見到張新,鄭玄眼中閃過一絲驚訝。
不過他并沒有暫停教學,而是等學生們讀完課文后,開始講解。
張新也沒有出言打擾,權當是復習功課了。
“嗯,不愧是經學大家......”
張新贊許的點點頭,“講得比我家老頭還是要好那么一些的。”
鄭玄與蔡邕雖然都是當世大儒,但二人側重的方向卻有所不同。
蔡邕玩的比較花。
除了傳統的經學以外,他還喜歡吟詩作賦,書法音樂,天文數學。
而鄭玄這輩子就只做一件事。
那就是研習儒家經典。
一個是文娛兩開花,一個在經學方面深耕五十年。
單論經學,鄭玄的水平確實要在蔡邕之上。
“今日就到這里吧。”
過了足足一個時辰,鄭玄結束了今天的教學。
“多謝老師。”
學生們起身行禮。
“阿亮,你留一下。”
鄭玄叫住諸葛亮。
“諾。”
諸葛亮留在原地。
學生們有序離開,不少人看到張新,眼中閃過一絲好奇之色。
待人都走的差不多了,鄭玄起身,帶著諸葛亮朝張新走來。
(今兒老家事多,太累了,困困,先睡,明兒補在這里)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