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熟練的攻勢下,冀州士子很快就迷失在了其中。
“明公年紀輕輕便身居高位,威震天下,卻還能如此平易近人,當真是個難得的明主。”
崔琰心中感慨,上前打斷道:“明公,先進城吧?”
“啊呀!”
張新一拍腦門,“今日新見到諸位賢士,心中不勝欣喜,竟是忘了禮數,讓諸位賢士站在這城門處吹冷風,實屬不該......”
眾人聞言忙道:“明公言重了。”
“走走走,入城說。”
張新引著眾人來到劇縣相府。
這地方他來過,倒也不用崔琰帶路。
來到相府,張新立刻開始安排禮賢下士三件套。
噸噸噸噸噸
一場宴會,賓主盡歡。
次日,士子們在崔琰的帶領下,正式拜見張新。
這一拜,便是確立了主從關系。
張新對此很是滿意。
要知道,崔琰完全可以把這些士子收到他自己的麾下。
這是北海相的權力。
但他還是讓這些士子來拜見張新。
崔琰為人果然清正。
流程走完,那就去干活吧。
很快,堂中只剩下了崔琰一人。
“如何?”
張新看著崔琰問道。
“明公放心。”
崔琰聞言,臉上露出一絲笑容,“他們大多都在縣中做過小吏,只要稍微熟悉一下本地情況,立刻可用。”
“今年北海國的春耕,誤不了。”
“好,很好,非常好。”
張新十分滿意,夸贊了崔琰一番。
“對了,明公。”
崔琰從懷中取出一封書信,“前兩日陶謙遣人送了一封書信過來,讓臣代為轉交。”
“臣思及明公巡州將至,便沒有再送平原,請明公閱覽。”
“陶謙又給我寫信干啥?”
張新接過信打開一看,頓時地鐵老爺爺臉。
“他陶謙這是連臉都不要了?”
陶謙信中的內容很簡單。
他想推舉朱儁做太師,帶領關東諸侯,扛起反董這面大旗。
在他的游說下,此時同意的人已經有瑯琊相陰德、東海相劉馗、彭城相汲廉、前揚州刺史周干、沛相袁忠、泰山太守應劭、汝南太守徐璆、前九江太守服虔等八人。
再算上他自己,一共就有九路諸侯了。
陶謙這封信便是詢問張新,愿不愿做這第十路諸侯。
“推舉朱儁做太師......”
張新感覺十分無語,“陶恭祖哪來的臉?”
太師之職始于商朝,又名太宰,是百官之首。
漢朝最開始是沒有太師這個官職的,直到哀帝和平帝年間,才復設此職,尊為‘上公’。
光武中興后,劉秀廢除了這個職位,直到現在。
在原本的歷史中,孫堅退兵之后,董卓就自稱太師,位在諸侯王上。
不過現在的董卓好像被張新打怕了,依舊老老實實的做著他的相國,沒有更進一步。
連董卓都不敢稱太師了,陶謙是怎么敢把這個職位再翻出來的啊?
張新估摸著,要是朱儁本人知道了這件事,估計都得一巴掌呼他臉上去。
因為就在年前,朱儁剛被陶謙坑了一波。
先前朱儁不是想要討董,找關東諸侯要兵么?
陶謙給了兵后,手賤,寫了一封奏表送到長安,表朱儁為行車騎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