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看到這里,心中不由一陣唏噓。
董卓,最終還是死于呂布之手了。
只不過比起歷史上的董卓厚待呂布,如今董卓待呂布并不算太好。
呂布殺他,倒也不至于背上背主之徒的名聲。
估計以后老羅寫三國演義的時候,應該不會再給他安上‘三姓家奴’的名聲了。
嗯
如果還能再有三國的話。
張新感慨了一會,繼續往下看。
呂布殺了董卓之后,隨行的主簿田儀與倉前二人想要上前查看,也被呂布殺死。
“惜乎,惜乎......”
張新感嘆一聲。
哪怕是殘暴如董卓,其麾下亦不乏忠義之士。
董卓死后,周圍士卒皆呼萬歲,長安城內的百姓歌舞相慶。
王允趁機令皇甫嵩領長安守軍進攻郿塢,攻打董旻,以夷董卓三族,同時令人將董卓的尸體棄于鬧市。
如今初夏已至,天氣逐漸炎熱。
董卓經過這幾個月的胡吃海喝,體重增勢迅猛,早已從原來的健壯轉變成了肥胖。
他體內的脂肪經過陽光加熱,順著傷口就這么流了出來,滿地都是。
長安城內的袁氏故吏見狀,直接拿他的尸體點了天燈,待油脂耗盡后,挫骨揚灰,撒于路上。
另一邊,皇甫嵩突襲郿塢,董旻猝不及防,根本來不及阻止抵抗。
皇甫嵩沒費多大勁,就攻進了董卓苦心營造的堅固堡壘之中,屠盡董氏一族,繳獲黃金兩三萬斤,白銀八九萬斤,銅錢、糧草不計其數。
綾羅綢緞、奇珍古玩堆積如山。
蔡邕說完長安最近的情況,讓張新在青州要做好準備,朝廷可能會在最近下旨,征調他入朝輔政。
“一代魔王,就此落幕了......”
張新長長吐出一口氣。
說句實話,他對董卓還是挺欽佩的。
董卓只不過是一個邊郡良家子出身而已,卻能在這漢末的亂世瘋狂攪動風云。
假使沒有董卓,這大漢估計還有幾十年的命可續。
黨人集團雖然取得勝利,但四百年大漢的天命早已深入人心。
劉辯并未失德,且即將成年,袁氏想走王莽的路子和平代漢,恐怕就連黨人內部也不會同意。
我們想要的利益已經爭取到了,老劉家這個代言人干的挺好的,換了他干嘛?
哪怕袁氏真要篡漢,估摸著也得花個兩三代人的功夫,如同司馬家那樣,不斷出讓利益,收買士族。
是董卓的橫空出世,一腳踹滅了袁氏的野望,也一腳將半死不活的大漢徹底踹入深淵。
縱觀董卓入京后拉攏名士,給黨人平反等一系列作為,其實做的都很對。
錯就錯在,他竊取了黨人謀劃多年的勝利果實。
一介良家子,也想踩在我等名士頭上?
做夢吧!
張新收斂了一下心情,看向蔡邕信中的最后一句話。
“入朝輔政?”
張新無奈的搖搖頭,“老頭啊老頭,你想的還是太簡單了。”
“王子師壓抑多年,如今好不容易立下曠世奇功,又豈會容許我去長安分他的權柄?”
王允此人,說好聽點,他是剛健敢為。
說難聽的,就是自視甚高,剛愎自用。
他十九歲出仕,直到四十七歲,也就做到一個六百石的侍御史而已。
侍御史歸屬于御史中丞,而御史中丞又歸屬于少府,品秩著實不高。
平日里,侍御史負責監察不法,彈劾百官。
王允身為名士,他彈劾的主要對象,自然就是十常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