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中。”
張新看向李歷,淡淡道:“帶德公子回去吧。”
事到如今,韓馥還想繼續做他的冀州牧?
想屁吃呢!
“諾。”
李歷心中暗嘆一聲。
談判失敗了。
“車騎......”
韓德還欲再言,卻被李歷拉住。
回頭看去,李歷微微搖頭。
事已至此,不必再費唇舌。
否則一會人家把我們叉出去咋辦?
“車騎。”
李歷躬身一禮,“下吏告辭。”
韓德心中縱有萬般不愿,也只能一并行禮告退。
待二人走后,張新安撫了俘虜一番,承諾絕不退兵,隨后回到縣衙,打開地圖。
袁韓反目之事,基本上可以確定是真的了。
若是用計,韓馥大可以冀州牧為餌,誘自己前去鄴城,不至于如此摳摳搜搜。
既然如此,袁紹此時一定正在準備跑路。
“袁大頭會往哪里跑捏......”
張新看著地圖。
現在袁紹想跑的話,只有兩個方向可供選擇。
一是往北,越過鉅鹿、安平、河間等郡,去幽州投奔劉虞,請求庇護。
這個方向的好處是路線多。
張新在北邊只有張遼的萬余屯田軍,這么點人,不可能每條路都派人駐守。
至于常山那邊的黑山黃巾?
素質太差了,本來也就是拉來湊數的而已,讓他們去堵截袁紹,成功的概率并不大。
不過,投奔劉虞需要承擔一定的風險。
先前袁紹派人請求劉虞出兵,結果被魏攸攔了。
袁紹若是過去,搞不好就會被魏攸給砍了腦袋。
張新估摸著,他應該不敢冒這樣的險。
那就只有往南了。
黎陽雖然有荀攸的三萬大軍在,但袁紹完全可以不往南走,而是從西南方向的黑山腳下過。
那里山間小路眾多,極其適合少量人馬偷渡。
鄴城西南數十里,便是河內地界。
袁紹只要到了河內,就能一路隱藏蹤跡,前往孟津。
過了孟津,就是雒陽。
那里現在是個三不管地帶。
袁紹可以大搖大擺的從大谷關出,直接前往南陽袁術處。
“楊鳳他們現在應該從白陘出來了吧?”
思及此處,張新提筆寫了一封信,派人送去黎陽,讓荀攸安排人馬,以楊鳳等為向導,在小路上等著。
隨后他又將眾將召了過來,令他們每人各領千余兵馬,分別到鄴城北方和東北方向的路上埋伏。
這一次,千萬不能再讓袁紹跑了!
鄴城外。
殺聲震天。
韓馥軍前赴后繼,不斷沖擊袁紹大營。
袁紹與淳于瓊立于望樓之上,不斷通過旗語指揮大軍防守。
袁譚、高干等子侄手執長矛,親自沖殺在一線,鼓舞士氣。
袁紹兵少,但有一部分是參與過孟津、平原、南皮等戰役的老兵。
相較于韓馥麾下那些臨時征召來的民夫而言,戰斗力要略微高上一些。
再加上淳于瓊畢竟是西園八校尉之一,指揮水平也還說的過去。
打張新、董卓這種名將,他不行。
可打耿武這種不識戰陣之人,那是手拿把掐。
耿武率軍猛攻一日,不克。
日落之時,韓馥見天色已晚,下令收兵。
袁軍因此得以喘息。
休戰后,袁紹急忙找到逄紀。
“元圖,事到如今,當如何是好啊?”
韓軍的戰斗力并不算強。
今日擊退他們沒費多大的勁。
然而張新在側,他不可能繼續在鄴城與韓馥拉扯。
必須盡快尋找出路!
逄紀看著袁紹憔悴的面容,輕輕嘆了口氣。
“明公,為今之計,只有盡快突圍了。”
“從何處突圍?”
袁紹自然知道,如今冀州已經待不下去了。
可問題是,往哪里跑?
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全是張新的人,身邊還有一個韓馥虎視眈眈。
怎么跑?
(有點卡文,差的今晚補齊,快12點了先發)
:<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手機版:<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