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追隨張宗習武的百姓們都很努力,盡管他們咬著牙堅持,可天賦這東西終歸是不講道理的,天賦不行,又缺少資源,即便你再努力,也很難在武道上有所作為!
意識到了這一點之后,張宗立即轉變了自己的想法,從最初的傳授所有百姓武藝,轉變成了只傳授少數天賦異稟的徒弟。
對此,張山村的村民們并沒有什么不滿,反而心中滿是感激。
他們雖愚昧,但并非不講道理的人,知道武者不是那么容易便能修成的,更何況……
張宗的到來,已經帶給了他們許多好處。
因為張宗的存在,到他們村子收稅的官差都收斂了許多,不再對他們肆意剝削,這已經讓村里的百姓們十分滿足了。
至于習武……
張宗又不是完全不收徒了,哪戶人家的孩子天賦好,照樣能被張宗收入門下,而后改變自身的階級,成為一個武者。
就這樣,張宗以及他創建的仗劍宗,便在張山村徹底落下了根,他一邊傳授弟子武藝,一邊教導村民讀書識字,漸漸地,仗劍宗的存在,也和張山村徹底融為了一體。
仗劍宗便是張山村,張山村便是仗劍宗。
直至如今,仗劍宗已經傳承超過五百年了,歷史可謂十分悠久。
然而,仗劍宗真正的傳人一直都不多,原因也是顯而易見的,位于張山村這等偏僻小村的仗劍宗,資源獲取顯然不及一些繁華城市的武館、世家。
因而仗劍宗的傳人往往貴在精而不在多,傳人往往只有一至三個,而此時坐在陳稻旁邊的姜長夜,便是仗劍宗的第二十代傳人,也是現今的仗劍宗宗主。
至于薛奇和蔣衛雨,則是第二十一代傳人,待到姜長夜百年之后,兩人便可以自動晉升仗劍宗的宗主,負責管理仗劍宗以及張山村的一切。
“原來薛兄和蔣姑娘還有這樣的來歷。”
陳稻聽得滿臉唏噓,創建仗劍宗的張宗,可以說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了,最開始的時候,他是一個有抱負,有理想的讀書人,希望能通過讀書當上官,成為一個治理一方的好官。
發現自己無法實現這個理想之后,張宗難免有些心灰意冷,棄文從武,只打算游覽九州,當一個瀟灑的閑人。
可當看到百姓的疾苦之后,張宗那份掩埋在心底的俠義心腸再度被喚醒了。
他不再抱有當官造福百姓的想法,而是選擇了傳授百姓武藝,讓百姓自己去抵抗不公,反抗剝削!
自始至終,張宗的初心從未變過,一直都是一個心懷蒼生的人。
或許,對于張宗而言,科舉落榜并不是什么壞事,因為一旦科舉上榜,張宗便要當官了。
而官場……官場的黑暗、骯臟根本不適合張宗有熱血心腸的人,甚至……一入官場深似海,張宗當上官之后,還能不能保住這份初心,還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