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涼州現有的糧食,根本不可能撐到下次秋收,別說下次秋收了,甚至就連撐過這個冬天都很困難。
沒辦法,之前長達一年的戰亂,嚴重破壞了涼州的生產,大量土地拋荒,導致這次秋收收獲的糧食十分有限,也就是涼州的人口減少了許多,不然恐怕這次秋收獲得的糧食,連支撐三個月都不夠。
缺糧又缺御寒布匹,這便是整個涼州面對的困局,也是楊崢之前不愿出兵青州的根本原因。
這些日子,楊崢一直都在想辦法解決這兩個困難,為此甚至不惜親自接見了不少大商人,希望這些商人能從別的地方為涼州運來糧食和布匹。
然而,如今的九州處處都缺糧草和布匹,且不提那些商人能不能為涼州運來糧食和布匹,就算能運來,價格也是奇高無比,楊崢手上雖握有大量從地主世家手里抄來的金銀珠寶,但面對價格高昂的糧食和布匹,也只能望而卻步。
“二郎。”
楊崢收斂腦海中雜亂的思緒,轉頭看向楊二郎道:“吩咐各地官員,責令各地織造府全力趕制御寒衣服,然后以市價賣給各地的百姓,盡可能的幫助百姓抵御嚴寒!”
“是。”
楊二郎先是領了命令,而后皺眉道:“大帥,以各地織造府的能力,即便能趕制出一些衣服,恐怕也是杯水車薪啊!”
“我知道!”
楊崢輕嘆道:“可總比什么都不做來得好,不是嗎?”
杯水車薪,總好過坐視百姓凍死。
哪怕織造府加急趕制出來的衣物只能挽救幾百條生命,對楊崢而言都是值得的。
畢竟他從來都不是白蓮教教主那樣的人,可以無視死在自己眼前的百姓。
“也是。”
楊二郎點了點頭,正要離開,門外卻是率先傳來腳步聲。
一個傳令兵腳步匆匆的走了進來,單膝下跪,對楊崢行禮道:“大帥。”
“嗯。”
楊崢輕輕點頭,旋即問道:“什么事?”
傳令兵從衣兜里取出一封信件,一邊遞給楊崢,一邊解釋道:“這是從庸涼縣送來的信件,信件是庸涼縣唐縣令親自交給信差的,并吩咐信差務必將信件送到大帥手上。”
庸涼縣?
楊崢眼中閃過一絲詫異之色,庸涼縣不僅是楊崢的老家,也是他最初的起兵之地,對于他而言,庸涼縣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所以他才會將自己親自請來的大才唐清安排在了庸涼縣。
而唐清也沒有讓他失望,自上任之后便將整個庸涼縣治理的井井有條,整個庸涼縣百姓都在稱頌著唐清的賢明。
“老家來的信件?”
楊二郎眼中亦是閃過詫異之色,好奇道:“大帥,這唐先生很久沒跟你通過信了吧?”
作為最早追隨楊崢起兵的人之一,楊二郎也是認識唐清的,唐清還親自教授過楊二郎識字,所以楊二郎一向稱呼唐清為唐先生。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