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茶舍并不屬于人們想象中那種環境高雅的室內茶舍,整體是一個四處漏風的大棚,里面售賣的茶水也是用最劣質的茶葉泡出來的,一文錢便可以買上一碗,喝完了甚至還可以續杯。
與其說是茶舍,倒不如說是一個供勞力們喝水的大棚。
如此環境的茶舍,能進來消費的自然都是窮苦百姓。
也正是因為茶舍內的都是窮苦百姓,他們才會對癩子頭的話產生共鳴。
寒災的影響已經讓府城百姓十分難過了,然而天災之后還有人禍。
青王為了養青州軍,弄出各種苛捐雜稅,之后的朱昌河更是刮地三尺,致使整個府城民不聊生。
更可怕的是,在朱昌河的治下,百姓已經是度日如年了,如今又有大軍圍城,城內糧價瘋漲,一日高過一日。
再這樣下去,怕是城外的大軍還沒打進來,城內的百姓便先要餓死大半了。
“俺很快便要連茶水都喝不起了。”
一個中年漢子喝了一口茶水,只覺本就苦澀的茶水更加苦澀了一些,他家里的存糧已經快要告罄了,一旦糧食沒了,他以及他家中的妻子、孩子都要挨餓,甚至是餓死。
“俺也一樣!家里糧食已經沒多少了,現在城內的糧價又這般高,俺都不知道該從哪里找來糧食填飽一家人的肚子。”
“哼!俺們吃不上糧食,那些地主和官老爺卻天天大魚大肉,盧老爺你們知道吧?俺昨天經過他家門前的時候,還看到他家的仆人用剩飯喂看門狗哩,那飯里不僅有骨頭,還有肉!”
“入他娘的!俺們一年到頭都吃不上一口肉,這些地主和官老爺卻可以拿肉去喂狗。”
“唉!俺們連那些老爺家里的狗都不如!”
“要我說,那城外的大軍早點打進來算了,反正俺們的日子也不會比現在更差了,不是嗎?”
“沒錯!就俺們現在過的日子,再壞也壞不到哪里去。”
“俺聽說那涼州的楊崢最是喜歡殺貪官和地主,最好殺進城里,把城里的老爺們全殺光!”
“……”
說著說著,茶舍內的眾人眼睛忍不住紅了起來。
一想到城內的老爺們可以拿肉去喂狗,自己卻連口糧都買不起,他們心中便忍不住升起了無盡的怒火,甚至恨不得那城外的楊家軍立即殺進城內,將城內那些平日里對他們欺壓至甚的老爺全部殺光!
而事實上,憤怒的又何止是窮苦百姓?
此時的青州軍同樣缺糧!
青州府城內儲備的糧食本就不多,平日里需要外界運進來的糧食才能保證所有人的吃喝。
可如今府城被楊家軍封鎖,外界自然不可能運糧進來。
沒了外界的糧食補充,青州軍的口糧也陷入到了捉襟見肘的狀態。
青王還活著的時候,青州軍還可以一日三餐,雖說吃的都是主糧,但終歸能夠填飽肚子,也能夠支撐平日里操練消耗的能量。
青王死后,朱昌河上位,本就不重視青州軍的朱昌河為了自身的利益,刻意的削減了青州軍的伙食標準,將一日三餐的標準改成了一日兩餐。
這已經讓不少青州軍士卒頗有怨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