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刑官當然不會讓圍觀百姓把朱昌河等人的零件帶走,他眼神示意一番后,帶隊負責刑場秩序的百夫長立即會意,領兵上前維持現場秩序。
面對全副武裝的士兵,百姓們自然不敢造次,紛紛遠離了刑臺一些。
而后,行刑官讓人清空臺上的尸體,緊接著,再度押上來一批犯人。
這些犯人都是府城內的大地主以及豪族,平日里欺男霸女、侵占百姓土地的事情沒少做,向來厭惡地主豪強的楊家軍自然不會放過他們。
而臺下的百姓,對于這些人同樣痛恨非常。
“那不是盧老爺嗎?太好了!盧老爺要被殺頭了!”
“還有王老爺,王老爺也要被殺頭了!”
“大快人心!這些可恨的地主終于要被殺頭了!”
“……”
在百姓們的歡呼聲中,一個個平日里高高在上、騎在百姓頭上作威作福的地主、豪強人頭落地,紅色的鮮血在刑臺上流淌,匯聚成了一道道小溪流,看起來猙獰而又恐怖。
…………
…………
就這樣,楊家軍一邊砍官員、地主的頭為百姓泄憤,一邊給百姓發放糧食、土地獲取府城百姓的好感,又嚴厲打擊城內的犯罪事件。
三管齊下,漸漸的府城穩定了下來,每日每人半斤糧食的政策,雖然無法讓府城的百姓過上吃飽喝足的好日子,但總算沒有人再餓死了。
總之,形勢一片大好。
然而,楊崢卻沒有感到絲毫的輕松,反而是愁容滿面。
楊家軍入駐青州府城已經五天時間了,五天時間過去,缺糧問題再度擺在了楊崢的面前。
府城常住人口足有五十萬,雖然這五十萬人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領到楊家軍的糧食,一些家底殷實的家庭,楊家軍是不會給他們發糧食的,唯有真正食不果腹的城內百姓,才能領到楊家軍發的糧食。
可即便如此,排除掉家中尚有余糧的人口之外,楊家軍每日要發放糧食的人數仍然超過了三十萬人!
三十萬人,一人半斤,一天便是15萬斤糧食,這無疑是一個天文數字,五天時間過去,楊家軍帶來的糧食,再加上抄家城內大戶得來的糧食,馬上就要見底了……
軍中甚至有人提議要停止給城內百姓發放糧食的政策,楊崢幾乎想了不想的便是否決了這個提議。
他楊崢是挨過餓的,深知饑餓是什么滋味,讓他停止放糧,眼睜睜的看著城內百姓餓死,他做不到!
可不停止放糧,糧食又從哪里來呢?
這是現下的楊崢如今面對的最大難題,他雖然給鄭青和陳稻都送去了信件,向他們求援,可楊崢心里清楚,太蒼郡終究只是一個郡,之前支援楊家軍的糧草已經幾乎掏空了太蒼郡的存糧。
這種情況下,即便太蒼郡仍有余糧,也不可能有太多,根本不足以支撐偌大個府城的消耗……
“難啊!”
正在處理政務的楊崢將毛筆丟下,有種焦頭爛額之感。
曾經的他一直覺得當官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將一切事物丟給師爺,自己只需要享樂便成。
直到造反之后親自處理起政務他才發現,當官,尤其是當一個好官,絕非一件易事。
光是每天多如牛毛的政務,便足以讓人焦頭爛額了,更別說,他還需要操心治下百姓的吃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