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本電腦,臺式電腦,hs3音樂播放器,hs4音樂視頻播放器,dvd影碟機……
華盛品牌為美國市場準備了大量的產品,這還僅僅只是硬件產品。其實這次為美國市場準備的最重磅的東西,還有軟件產品。
比如計算機操作系統,還有各種各樣的互聯網軟件。這些東西才是真正的王炸,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這些軟件隨便拉出來一個未來都會成為世界級的巨頭公司。
互聯網才是一塊大蛋糕,等克林頓勝選后,接下來八年這些互聯網公司會快速的發展。等這八年過去了,這些公司也已經成為巨頭了。到時候美國就算想去除這些東西,要付出的代價也是很大的。
未來八年,全球互聯網產業將會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徐華盛要做的就是控制這些互聯網公司,不說全控制,也得控制很多關鍵的互聯網公司,讓自己掌握著互聯網生態鏈。
只要掌握了這個互聯網生態鏈,未來華盛集團就可以用生態鏈鎖死競爭對手。完成這個布局,等3g時代,4g時代,5g時代來臨的時候,華盛集團將會掌握絕對的主動。
到時候掌握著從硬件到軟件全生態鏈的華盛集團,就算美國再用下三濫的招式,影響力也是有限的。到時候最壞的結果無非就是退出美國市場罷了。
“前期進入美國市場,我們不需要太高調。前期我們最重要的任務搭建我們的渠道,先把渠道搭建完善了再說。家電產品這些都是小錢,賣多賣少無所謂。這些東西才是大錢……”
徐華盛說道,隨行人員認真的記下。
徐華盛說的很對,相對于電腦,hs3,hs4這些產品,傳統家電那點利潤真的不夠看啊。
不是傳統家電利潤低,而是傳統家電競爭激烈啊。華盛集團雖然掌握著先進技術,但是到了美國市場之后,也未必能混的有多好。
而華盛品牌也沒打算用傳統家電在歐美市場賺大錢,等華盛集團完成布局,華盛品牌在歐美的產品會以電子產品為主。
因為和羅伯森他們有協議在,華盛品牌現在還不能在歐美推出手機產品。但是等這個紅利期過了之后,華盛品牌就可以拿出自己的手機產品了,到那個時候,華盛品牌的產品線將會更加豐富。
手機在美國正式上市,當手機正式上市后,羅伯森他們也兌現了自己的承諾。
華夏很多家電品牌陸陸續續入駐沃爾瑪,不過這些品牌入駐沃爾瑪后,并沒有出現熱銷的情況。
畢竟在這個時代美國人眼里,華夏就是一個非常落后的地方。這么落后的地方他們的產品肯定不行啊。
雖然華夏的產品價格比較便宜,很多消費者也不買賬。因為在美國,可以選擇的品牌太多了。
貴的有沃盛品牌,中檔的有羅伯森等品牌,便宜的有百聯品牌,還有日系品牌,還有德系法系等品牌。
在這些品牌面前,華夏的家電品牌,很多人甚至連看都沒看。再加上剛一開始,店面也不多,所以華夏品牌在美國出現并沒有引起太大的反應。
包括華盛品牌,因為華盛品牌現在店面也比較少,而且產品上的也不全。現在華盛集團官在美國也不著急,主打一個拓展店面數量,培養完整的團隊,為未來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