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總……”
徐華盛來到一個實驗室內,看到徐華盛到來,姜漢文立刻笑了起來。
“姜主任……”
徐華盛點點頭,目光卻落在實驗室墻壁上掛著的一個巨大的又復雜無比的設計圖上了。
看著徐華盛的目光,姜漢文笑了起來。
“徐總,這就是我們華光電的第二款光刻機的設計圖紙。目前整個設計工作已經接近尾聲,其中的很多配套技術也已經突破了……”
姜漢文開始給徐華盛講解這個設計圖。
光刻機,姜漢文現在在華光電的主要項目就是研發光刻機。當第一代光刻機量產之后,姜漢文就已經展開第二代光刻機的研究了。
經過這么長時間,姜漢文他們終于完成了第二代光刻機的設計工作,相關的配套技術也已經差不多突破了。
相對于華光電的第一代光刻機,第二代光刻機的更為先進,曝光精度更高。
“徐總,這款光刻機,曝光光源為96納米。如果采用二次曝光工藝,可以制作48納米的芯片……”
姜漢文最后介紹道。徐華盛點點頭,這個技術已經很厲害了。如此的曝光精度,領先國外差不多兩代了。
“大概什么時候能量產?”
徐華盛直接問道。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需要兩年時間。這款光刻機更加復雜,技術也更高……”
姜漢文笑著說。
“嗯,不著急,穩著來……”
徐華盛眼里帶著滿意,其實現在華夏對更加先進的光刻機的需求并不算太迫切。畢竟現在的光刻機就已經很厲害了,在這個時代已經夠用的了。
新一代光刻機量產后,可能也會先在軍方使用,讓軍方生產更先進的軍用芯片。至于民用的話并不迫切。現在的光刻機,生產2g手機芯片完全足夠了。
2g通訊時代現在才剛萌芽,整個2g通訊時代的周期怎么也得十年八年的啊。在民用市場,技術的更新換代是根據市場需求來的,并不是說有了最先進的技術就必須趕緊拿出來用。
現在華盛集團的技術魚池里的魚很多,至于這些魚什么時候撈出來得看市場需求。
從光刻機項目出來后,徐華盛來到雷達項目組。
這里的項目就多了,各種各樣的雷達都在研發當中。這些項目基本上都是跟著項目量身定做的。
“徐總,這就是盛寶航空訂購的有源相控陣雷達……”
來到一款機載相控陣雷達面前,工作人員給徐華盛介紹道。這款相控陣雷達是盛寶航空訂購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安裝的對象就是s-14上面。
這款相控陣雷達相對于殲十上的相控陣雷達來說,性能稍微落后了一些,可以說是低配版本。
但是就算是低配版本,那也是有源相控陣雷達啊。在這個時代,這玩意就是高端戰斗力的代表啊。
s-14搭載有源相控陣雷達,才能算是真正的三代機,才能擁有強大的戰斗力。毫不客氣的說,安裝了有源相控陣雷達的s-14對上美國自己用的f15,都絲毫不慫,不說全面碾壓,最起碼也能棋逢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