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間內,徐華盛的話讓克林頓和希拉里兩個人很是激動,看徐華盛的眼神完全不一樣了,眼神里全是喜愛。
百億美金的大訂單,這筆訂單對于波音來說太重要太重要了。
現在的波音公司處境非常不好,甚至說已經在生死邊緣掙扎了,隨時都可能完犢子。
造成波音公司如此情況的原因是有很多的。一方面,兩伊戰爭讓國際經濟衰退,導致近些年來國際民航市場萎縮,全球客機的訂單量下跌了很多。
另一方面,自70年代末開始,在卡特和里根兩任政府的支持下,長期受政府管制的美國航空業得以松綁,準入門檻被降低、價格管制被放開,催生出一大批新航空公司。
航空公司多了,他們之間的價格戰日趨激烈,導致他們無法再和過去一樣將購買飛機的成本通過票價轉嫁給乘客,所以他們要求上游的飛機制造商降低成本,降低飛機的價格,進一步增加自己的回本速度。
飛機價格降低了,波音就不可能再像過去一樣不計成本地研發新飛機,技術創新能力也被遏制了不少。再加上來自于空客的正面挑戰,導致波音現在非常重視飛機成本和利潤,整個波音公司以前是圍著技術轉悠,現在是圍著股價轉,失去了最初的脊梁。
而這還不是對波音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1986年弗蘭克·施隆茨升任波音公司首席執行官后,在1988年12月至1989年3月,短短3個月期間波音發生了四次致命空難,同年747-400出現生產延誤,這一系列的事情導致波音股票一路暴跌,直接把波音帶入更深的危機當中。
而到了1990年,商業航空業再次低迷,全球所有飛機的訂單從1989年的1662架下降到1991年的439架。受歐盟資助的空中客車公司無奈只能跟波音玩起了價格戰,希望能多存活一段時間。
同時蘇聯解體,冷戰結束,五角大樓在軍事系統上的支出也急劇下降,直接打擊了波音的國防部門,大量軍事訂單被取消,波音再次遭到暴擊。
為應對危機,弗蘭克開始裁員,從1989年到今年,波音公司的勞動力每年都在減少,總共失去了40000個工作崗位。
毫不客氣的說,現在的波音用命懸一線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其實命懸一線的不僅僅是波音,空客,麥道公司現在日子都超級艱難。
空客沒有德法續命,也早就完蛋了。麥道沒有英國續命,估計也早就完犢子了。
這個時期,對于全球飛機制造公司來說,是寒冬。
現在美國政府也在探討該如何給波音續命。他們準備再次上線自由空間站計劃,nasa準備將波音作為國際空間站的主要承包商來給波音續命,只不過這個計劃還沒正式開啟。
對于美國來說,波音不能垮掉,因為波音對于美國來說太重要了。波音可不僅僅只是客機生產廠商,波音在軍工領域更是非常牛。波音要是完犢子了,對于美國航空業來說,絕對是致命的打擊。
現在這個節骨眼上,徐華盛突然對克林頓說要采購二百架客機,這就是波音的救命稻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