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般景象,若是被前任官員施大剛看到了,怕是非得心疼落淚不可。
但對向田來說,他卻絲毫沒有放在心上。
因為在他看來,能給這些流離失所的民眾,找一個遮風擋雨的地方落腳,遠比自己擁有一個舒適愜意的工作環境更為重要。
完成視察從府衙出來,邢漠的臉色顯得格外沉重。
在回山的路上,他始終一言不發,沉浸于思索之中。
而隨行的柏九也識趣地沒有出聲打擾,保持著沉默。
直到兩人踏入邢漠的房間后,邢老才像卸去了力氣般,重重地坐在了椅上。
緊接著,他長長嘆息一聲,語氣中蘊含著無盡的感慨:
“老夫如今總算是明白,當初你為何執意要讓向田來此任職了。
不得不說,你的眼光著實精準,向田......真是個不可多得的好官,比那個施大綱不知強出多少倍!
這次三生窟救援一事,你辦得不錯。
你放心,在這件事上,州府自然責無旁貸。
老夫等下就向唐大人申請援助,物資、人力即刻便到。”
除去住房問題,第二個難點,便是三萬多人的口糧。
為了不讓難民們餓肚子,向田上任的第一天,就打開了官府糧倉。
然而,現實卻給他潑了一盆冷水——糧倉中的存糧所剩無幾,僅能支撐眾人短日消耗。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向田當機立斷,迅速向逐光鎮的原住民頒布了一道“購糧令”,以靈石與賒賬的方式購買大家手中余糧。
對此,當地村民也是非常熱心,紛紛響應號召給予資助,總算是又籌到了部分口糧。
逐光門方面,當然也沒閑著。
柏九不僅動用了門派的儲備糧,還派人從其他村落采購了不少糧食,用于難民糊口。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由于難民的數量過于龐大,這些舉措都是杯水車薪。
最后真正解決該問題的,還是州府提供的物資。
在邢老的強烈要求下,烏州州府一次性給逐光鎮發放了近半年的口糧,這才讓糧食緊缺問題得以解決。
見口糧問題終得解決,住房方面也有向田盯著,一切工作都在有條不紊地推進,在難民抵達的第六日,柏九終于有了忙里偷閑的機會,坐在書房椅上長舒了口氣,感受著那股來之不易的輕松感。
然而,還沒等他給自己斟滿一杯熱氣騰騰的香茶,書房的大門便被人敲響了。
柏九微微一怔,隨即起身開門,只見門外來者著實不少。
不僅有家人荷月、霜序,更有向田和數十位來自三生窟的百姓代表。
見到此景,柏九立刻眉頭微皺,心中不由得升起一絲疑慮:
“你們怎么都來了?難道又出什么新問題了?”
聽到柏九的問話,荷月連忙擺了擺手,笑著搖頭回道:
“掌門莫慌,沒出新問題。
向大人他們,今天是專程來給咱們逐光門道謝的!”
“道謝?”
聽到這話,柏九緊繃的神情頓時放松下來,笑盈盈地將眾人請入了房間:
“向大人,我和月兒、霜序,都曾是三生窟的居民,你沒必要跟我們見外道謝。
你們只需在這里安心生活、工作就好,有什么問題,我們自會幫你們解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