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前不少人眉頭微抬,在這個問題答案沒有公布出來的時候,他們就已經想到了這個答案。
如果是王朝最初如秦漢,對這個問題可能了解的不清楚,但經過了晉、南北朝、隋唐之后。
宋之后的許多有識之士就已經總結出這個問題的答案了。
那到底有沒有什么辦法可以抑制土地兼并呢?
【在封建王朝土地兼是不可避免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甚至于是非常絲滑的】
【為何開國之初,往往都會有大治?】
【除了開國時期的皇帝一般都有幾把刷子以外,更大的原因還是因為王朝初期,在戰亂之中死掉了大量的人口,打碎的原本的分配規則,新的利益階層出現】
【百姓也能跟著喝一口湯,大量的軍人、百姓也分到了屬于他們的土地】
【當然這也并不是皇帝和朝廷多么大方】
【而是因為此時處于人少地多的狀況,土地這玩意說白了其實也還是死物,憑空創造不了價值,得要人去種去打理才能源源不斷產出糧食】
王朝初期的百姓們認同的點了點頭。
確實是這么個事。
這天下安定才沒多久,官府就派人下來給他們分了不少地。
原來這里面還有這么個說法。
他們還以為皇帝和官老爺是純發善心了呢!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差異就開始出現了,全國的地盤就這么大,就算是去開荒,耕地相對而言也是一個比較恒定的數字】
【但人口卻是在不斷增加的,假設一戶之家原本有20畝地,家里有四個兒子,隨著父親的故去,四個兒子分家,每個人都能分五畝地】
【再之后這四個兒子開枝散葉,他們的孩子還能分多少地?】
【好,到了這第三代手里面還能分一點,那么第四代、第五代呢?】
【算一下,到了這第四代、第五代的時候,王朝也過去了將近百來年的時間,許多的百姓手中就沒了地了】
天幕前無數百姓們抿了抿嘴,這道理說的非常淺顯,連他們這些個小民也能明白這話里面的意思。
他們設想了一下,確實好像是這樣的。
即便是家中長子繼承家業能多分一下,但真到了分家的時候,其他兒子也不會說什么都沒有。
那怎么辦?
不生還是少生?
讓他們不生孩子這件事他們是真的辦不到啊!
【這還是理想狀態中沒有官府、士紳巧取豪奪干涉的情況下】
【如果再算上其他諸如天災人禍等各種因素,那么土地兼并的速度會不斷加快,大量的土地財富會不可避免往少數人的手里集中】
【富者越富,窮者越窮!】
【富者阡陌連橫,貧者無立錐之地】
【但這個時候又有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出現了】
【相對于開國初的人多地少,現在則是地少人多,想要種地的人數不勝數,地主完全不擔心找不到人種地】
【到了最后就發展成誰要的工錢比較少,就雇傭誰去種,你不干有的是人干,貧者內部也開始內卷】
【直至大量的人徘徊在餓死的邊緣后,憤怒的將這些人的腦袋給割下來,就演變成了起義】
【新一輪的戰爭就此爆發,通過戰爭再次消耗掉大量的人口】
【一切回歸最初人少地多的狀態】
【至此新的輪回開啟了】
【這個輪回并不會因為地盤越來越大而延長這個輪回的時間】
【因為人口增長的速度...是要超越國家土地和耕地的增長速度的】
【這便是王朝周期律的本質】
各時空所有人聽到這里的時候全部麻了。
因為這聽起來簡直就像是一個無解的問題。
不論對于富人還是窮人這都是無解的。
秦始皇年間。
嬴政皺著眉頭默默的思考著。